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等跌市買車股、芯片股、AI股

博客文章

等跌市買車股、芯片股、AI股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等跌市買車股、芯片股、AI股

2025年01月03日 14:31 最後更新:15:19

大家都在等待1月20日特朗普上台,觀察對中國經濟有何衝擊。預料阿爺也嚴陣以待,隨時出政策兼放水救市,所以未來危機與機會並存,2025年的投資策略,是等跌市買優質股份。

若看指數,去年9月底阿爺第一次出招後,股市10月升至23000點水平,之後回吐,在19000至21000點間上落。睇大市去年升幅唔多,其實優質股份在第4季有可觀升幅,未來買股策略也是要放棄本地股票,主要留意紅色優質股。穩陣派當然是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王牌,特別是內銀股中的建行(0939)及工行(1398)。

但若有興趣買增長型股份,就要看中國那些產業是強項,那些產業要國產替代,及那些產業未來有廣大發展空間。中國最強的是新能源產業,特別是新能源車,部份龍頭企業已進入收成期。芯片業就是國產替代的重點,雖然在先進制程芯片方面中國仍落後,但成熟制程方面中國就快速爬升。至於AI行業,是未來兵家必爭之地,但由於領先股仍未冒出頭來,這個板塊風險更高。

若想買增長型的股份,急跌時可吸納的主要有幾隻 :

1、 小米(1810): 去年頭我已開始推介小米,當時最低見13元左右,後來回升至17元時,我也多次叫大家吸納,小米周四收34元。小米業績對辨,去年第3季總收入9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其中電動車業務首次在第3季錄得97億元人民幣收入,第3季毛利189億元,同比增長17.2%。小米新增電動車業務在投資期,卻未拖低整體盈利能力,表現非常優秀。

小米一年圖。

小米一年圖。

小米創辦人雷軍去年底透露,去年交付新車13.5萬輛,今年設定目標交付30萬輛,公司堅持加大投入及高端化戰略。小米未來賣的車一定走高端路線,新車毛利將較已推出的SU 7好,整個高端化策略也會拉升小米手機產品的市場定位。

小米唯一的問題是股價累升較多,估值較貴,所以若等回落至30元樓下吸納,風險會較小。

2、 吉利(0175) : 吉利2024年表現良好,若論內地車企,最強勁當然是比亞迪
(1211),但因股神巴菲特仍持有大量比亞迪股份,得閒就出嚟沽下,壓住股價,令比亞迪表現和業績不成正比,所以若要買汽車大廠,不如買吉利。吉利去年中期業績大幅改善,上半年收入1073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按年大增47%,淨現金水平上升25.4%至357億元,也創歷史新高。上半年純利106億元,同比大增574.7%。

吉利汽車去年全年銷售217.7萬輛汽車,按年大增32%,當中新能源車佔88.8萬輛或40.8%。吉利把今年的銷售目標定為271萬輛,相當於按年再增2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150萬輛,按年增69%,並首次超過燃油汽車的比例。

吉利今年勢將成為第三家百萬級新能源車廠,去年的汽車銷售中,比亞迪以年銷427萬輛新能源車遙遙領先,擠身全球第6大車廠。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123萬輛排第二。吉利今年若能賣出150萬輛新能源汽車,將會坐三望二,成為國內新能源車的重要新勢力。

吉利一年圖。

吉利一年圖。

吉利股價雖然已累升頗多,但現價2025年預測市盈率僅9.2倍,估值不算太貴,若回吐可吸納。

3、 中芯國際(0981) : 中芯去年第3季業績理想,第3季收入21.7億美元,首次超過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毛利率達到20.5%,超過外界預期,受益於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提升,產品單價提高 ; 產能利用率逾90.4%,也超過外界預期。

在美國的打壓下,內地對芯片全面進入國產替代階段,中芯是內地第一大芯片代工廠,也是華為手機主要芯片代工商,華為手機銷量急升,對中芯很有幫助。未來中芯很有機會擠身全球芯片代工廠前列。

雖然中芯現在仍在投資期,利潤相對較低,但前景可期,待股價回落至約28元水平,就可以吸納。

中芯國際一年圖。

中芯國際一年圖。

總括而言,今年買股票危機與機會並存,在特朗普衝擊下,股市有大跌可能,但大跌市往往是買入優質股的最好時機。

(陸羽仁《金融High Tea》專欄,逢周一至五,在「石榴台」獨家發布,歡迎您訂閲石榴台收睇)




陸羽仁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特朗普

往下看更多文章

港交所是亂世受惠股

 

美國搞到全世界立立亂,特朗普周三同意除中國外暫停其他國家所謂「對等關稅」90日,原來背後原因是美國國債大跌,10年債息3日內急升上4.5厘水平,嚇怕咗特朗普。

美國10年國債債息3日內急升。

美國10年國債債息3日內急升。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特朗普私下表示,知道「對等關稅」計劃可能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願意接受政策上的「痛苦」,但不希望出現經濟蕭條。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哈塞特接受《CNBC》訪問,回應債市波動時仍然口硬,話一切都在有序進行,但承認周三的國債市場表現,令他們做出推遲實施關稅的決定。

現在唔少人擔心中國頂唔順美國的145%高關稅,我話中國應該頂得順。周四美股杜指跌2.5%,納指跌4.5%,港股周五開市都唔想跟跌,市場應在等待阿爺的救市方案出籠。我認為如今真正的風險在美國,如果美債價值崩潰,觸發金融危機,真係怕佢累街坊。

美國攻擊中國手段層出不窮,其中一招是針對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美國財長貝森特周三以「一切皆有可能」,來回應是否把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除牌。中概股當晚捱沽,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早段曾挫6.5%,其中,阿里巴巴(9988)的美國預託證券(ADR)曾跌2.3%,折合較香港收市價低逾9%,但去到周四港股唔跟跌。

後來美國霍士新聞記者加斯柏利奴(Charles Gasparino)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引述消息表示,特朗普政府正朝著可能將中概股由美國股票市場除牌的方向邁進,話新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阿特金斯可能會在上任後處理中概股退市的問題。

貼文還指,在中美貿易戰中,中概股被除牌的可能性不斷增加,共和黨國會亦越來越希望將中概股除牌;若中概股不允許美國檢查它們的會計低稿,以及查清它們與中國政府的關係,美國法律將會允許將其除牌。

若「中概股除牌」這個事情實現,對香港股市是利好消息,大量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會改來香港上市,香港股市會做大做強,成交會大增,最受惠的是港交所(0388)。港交所周四收306.8元,現價29.9倍動態市盈率,動態息率3厘。

港交所去年業績靚仔,全年營業額增長9%至223.7億元,純利增長10%至130.5億元,全年股息就按年增10%至9.26元。港交所好業績受惠於去年9月底中央出招撐市後,港股成交大增。單計2024年第4季,受惠於季度港股日均成交按年大增1.1倍至1715億元,港交所去年第4季度營業額按年增長31%至63.8億元,季度盈利大增46%至37.8億元。港交所表示,上年度第4季收入是季度新高、盈利是同季度新高。

但高處未算高,睇番港交所今年首季應該更好景。中金早前發表報告指,港股今年首季日均成交額2427億元,按年增長144%,比去年第4季亦增長30%。其中北水南下日均成交額至1,099億元,按年增長255%,按季增長41%,對港股交易量的貢獻顯著提升。港交所將於4月30日披露首季業績,中金預計收入按年增長31%至68.3億元,盈利按年增長36%至40.5億元。中金基本維持港交所盈利預測不變,維持目標價435元及「跑贏行業」評級。

試想港交所本來的盈利也因交易量上升而顯著增長,若真是美國把大批中概股趕到香港上市,港股交易量再大升,港交所將水漲船高。

港交所一年圖。

港交所一年圖。

我早前講過,港交所可走波幅,它過去一年在280元至380元中間走上落,回到接近280元可以入手。港交所近期低位是周三跌至283.2元,之後略為反彈。此股可能是中美大鬥法的受惠股,若有銀彈兼可揸長線者,可候回吐吸納港交所,不過也要頂得住市場波動先至好買。

(如想睇多啲陸羽仁分析大市貼股票,即訂閱「石榴台」,逢周日至周五,日日睇陸羽仁專欄,吼實有乜好股可以投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