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明成祖建紫禁城 遷都北京

史空穿梭

明成祖建紫禁城 遷都北京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明成祖建紫禁城 遷都北京

2018年01月31日 10:00

現在我們在首都北京看到的故宮,從前叫作紫禁城,並早於明代開始興建,是明、清兩代大部份皇帝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故宮鳥瞰圖。(網上圖片)

故宮鳥瞰圖。(網上圖片)

明朝初年,朱元璋將國都定於南京應天府。燕王朱棣自北平起兵,發動靖難之變取得帝位後,將北平改名為北京。由於朱棣希望遷都北京,於是在永樂年間,開始興建宮殿。

更多相片

故宮鳥瞰圖。(網上圖片)

故宮鳥瞰圖。(網上圖片)

明成祖 (網上圖片)

明成祖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紫禁城已已成為故宮博物館。(網上圖片)

紫禁城已已成為故宮博物館。(網上圖片)

為了興建這坐宮殿,朱棣派人遠赴全國各地去開採名貴的木材和石料,然後運送到北京。其中有一些珍貴的木材,生長在崇山峻嶺,不少百姓被迫冒險進入山中砍伐,並喪失寶貴的性命。

明成祖 (網上圖片)

明成祖 (網上圖片)

紫禁城一共花了十六年才完成基本的工程,有超過八千間房間,佔地達到72萬平方米。竣工後,明成祖正式遷都北京,南京只作為陪都。明成祖遷都北京的原因,除了因為這裏是他的根據地外,亦同時為防範北方蒙古族的入侵,鞏固政權。自此之後,明、清兩朝500多年,合共有24位皇帝住在紫禁城。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至於「紫禁城」名稱的由來,是由於古人為天上所有星體是以「紫微星」(亦即是北極星)為正中心,是天帝所居之處。因此,紫宮亦會用來象徵人世間帝王之居所,加上皇帝的宮殿乃屬禁地,因此有「紫禁城」之稱。

紫禁城已已成為故宮博物館。(網上圖片)

紫禁城已已成為故宮博物館。(網上圖片)

紫禁城莊嚴宏偉、匠心獨運,是現存世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1987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已成為博物館和旅遊景點,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參觀。

往下看更多文章

曹操完勝袁紹後 年過半百但「老驥伏櫪」

2025年01月03日 20:00

不少成名人士經常以「老驥伏櫪」表示即使已到了一定的年紀,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依然有心有力。「老驥伏櫪」的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他文武雙全,不但會打仗,而且擅長詩文,留下不少傳世之作,因此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之稱。年輕的時候,曹操曾經做過低級軍官,隨後在鎮壓黃巾軍起義及反董卓戰爭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並在漢獻帝一朝「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掌握實權的丞相。

曹操畫像 (網上圖片)

曹操畫像 (網上圖片)

通過一連串戰爭,曹操先後滅了呂布、袁術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許昌附近的黃河以南的大部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併,為社會的安定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绍軍相持於官渡,爆發著名的官渡之戰,成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之戰。戰後曹操進軍袁紹的河北根據地,袁紹的兩個兒子在戰敗後,投靠當時位於東北邊境的烏桓族,想借機東山再起。

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着中原混亂的機會侵擾漢朝。他們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做奴隸。於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使東北地區的邊境安靜,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畫作 (網上圖片)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畫作 (網上圖片)

這一年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古話有云︰「五十而知天命,人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太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並沒有因為年老體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

烏桓之戰打來並不輕鬆,因為烏桓處於偏遠地區,曹操大軍補給不易,只能輕裝上陣,「兵貴神速」,以少數精銳部隊打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曹操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詩,這就是《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龜雖壽》,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競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體衰卧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的鬥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只要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後人可以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奮鬥的精神。

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網上圖片

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網上圖片

河北之戰後,曹操不久後即揮軍南下,攻下劉表的根據地荊州,並隨即後與孫權、劉備爆發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時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此後直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曹操以65歲之齡逝世,始終過著「戎馬半生」的日子,令人敬佩。

「老驥伏櫪」指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然保持着雄心壯志、從不服輸的鬥志與精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