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何要逼出解放軍見血?

博客文章

為何要逼出解放軍見血?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為何要逼出解放軍見血?

2019年07月30日 19:27 最後更新:19:48

港澳辦發言人昨天在記者會上提的三點意見,值得細味。 他說第一,望香港各界反對抵制暴力行為。第二, 希望香港各界守護法治。第三,希望社會盡快走出政治紛爭, 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三點全部是對香港人提出的希望, 希望香港可以自己搞掂。港澳辦發言人被問到出解放軍平亂的問題, 只提到基本法有規定。言下之意當然是不希望出解放軍啦。

阿爺不想出軍隊,昨天提到想搞革命的激進示威青年,卻希望「 透過激烈的示威,搞死香港,搞衰中國,逼解放軍出手」。 也有一位曾在政府任職的「有識之士」,話「要同中共show hand,佢夠膽出解放軍攬炒」。若說少年輕狂可以理解, 那麼人到中年的「有識之士」,為何也要逼出解放軍攬炒, 好像完全不怕出軍隊會流血,這是一種甚麼心態?

如果阿爺是想香港自我修復,回復安定。另一方就想香港見血, 一場大亂。我不太喜歡用「外國勢力干預香港」這種觀點, 因為苦無證據(其實時下的政治宣傳根本不講證據),只有感覺。 但那種想逼出解放軍、想香港大亂、想見血的意見, 又真是和外國勢力的觀點不謀而合。

最令人氣結的是,外國勢力只想香港、中國內地大亂, 自己國家或地區容不下一丁點小亂,這種例子真是多到數不完。

先看美國,美國東岸等地區近日受熱浪籠罩, 早前在紐約哈林區,一批青年在街上向途人潑水, 當一輛警車到場時,青年轉向警車潑水,兩名警員下車拘捕青年。 紐約市長白思豪馬上強調,不會容忍向警員潑水的行為,話「 辱警如侮辱全市居民」。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加入開炮, 話事件完全不可容忍,完全是個「恥辱」。   

但他們量度香港問題時卻用另一把尺。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日前表示,「 關注香港警方暴力應對和平示威者, 香港警方在處理示威中使用暴力, 令香港在管治和司法方面的國際聲譽蒙污」。 美國不讓人民向警察潑水,卻鼓勵香港人向警察掟磚, 警察出手反制就蒙污?

再看歐盟。法國經歷長期的黃背心示威,在最近的法國國慶日, 法國警方拘捕了超過300個示威者。 歐洲議會一些議員卻提出一項涉港議案, 其中包含要求香港政府不起訴示威者。 歐洲議會為什麼不先管管歐盟核心成員法國,叫法國放人呢?

至於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G20見習主席時, 據說提出了香港問題。但看看去年12月的事件, 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郭紹傑及嚴敏華, 去到靖國神社外焚燒紙牌抗議,結果被日本政府拘押至今近8個月, 坐牢時間比香港佔中組織者還要長, 他們面臨日方以非法進入建築物相關罪名檢控,最高刑罰是監禁3年 。郭紹傑以為日本和香港一樣,怎樣示威也不會被捕, 結果面對嚴刑。

也看台灣。 台灣的總統蔡英文接受日本放送協會專訪時提到香港反對修訂《 逃犯條例》的連串示威時指,希望「今日的台灣」能成為「 明日的香港」,讓香港像台灣一樣,民主和言論自由都受到保障。 香港成為「今日台灣」就大鑊了,因為自由會大大受限, 有台灣網友上周五號召在台大公館隧道架設了「連儂牆」, 展示了香港近期幾場反「逃犯條例」修例的大型活動, 不過因活動並未申請,2小時後便遭台北市政府拆除, 台灣真是自由過香港嗎?

台北的短命連儂牆,只有2小時壽命。

台北的短命連儂牆,只有2小時壽命。

無論西方列強以至台灣,對香港的示威大力支持, 最好打到大流血出解放軍,越亂越好,但在她們自己國家/地區, 示威者對警察撥幾滴水都拉,這種雙重標準,去到令人齒冷的地步。 為什麼香港人還要聽列強煽動,想用暴力示威,和阿爺show hand,逼解放軍出來,流血真是那麼好嗎?

盧永雄

西方國家對外國指手劃腳的日子,應該走到盡頭了,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完全喪失道德高地。

英國政府最新發表《香港半年報告》,雖然以英國這種高高在上的取態而言,該報告對香港並非一面倒批評,報告結論部分表示,香港保留經濟、貨幣和金融領域的自治權,香港普通法和司法制度繼續獨立裁決民事、商業和刑事案件。但《報告》仍然就香港的政治問題意見多多,聲稱《香港國安法》繼續侵犯香港和海外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又批評香港對異見人士和新聞自由持續打壓,揚言關注黎智英、民主派人士及《立場新聞》記者遭到政治檢控等等。

英國政府這份報告,充斥著陳詞濫調,但是放在特朗普重新執政的年代,卻充滿著黑色幽默的味道。英國無視特朗普放火,卻在管香港點燈。

第一,政治自由。英國政府報告指,香港對黎智英和泛民主派人士的檢控,影響政治自由。但是美國對政治自由的殺傷,比香港嚴重得多。2021年1月,特朗普支持者不接受特朗普選舉失敗,衝到美國國會山騷亂,結果其中一個主要煽動者、極右團體「驕傲男孩」領袖塔里奧(Enrique Tarrio),他雖然不在現場,但是就被判處22年的監禁。到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之後,就馬上特赦了塔里奧,塔里奧出獄之後聲言要「報復」,話「驕傲男孩」未來將「一如既往」。

這個事件邏輯上只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塔里奧這班人,就好像香港的激進分子一樣,他們發表的言論煽動暴力,意圖顛覆政府,最後受到法律制裁,但美國激進份子受到的刑罰,遠比香港的同類高。這就是拜登政府的理念。第二個可能是,這班人暴力示威有理,只是受到政治檢控,所以應該特赦他們,這就是特朗普政府的理念。不知英國政府認為如何分析美國的事態?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政治檢控塔里奧、支持他報復?

第二,學術自由。英國政府的報告認為,香港實施《國安法》令學術界失聲。但現實上真正失聲的是美國的學術界,其中被針對的焦點是哥倫比亞大學。哥大被特朗普認定為反猶份子的溫床,特朗普2.0開始後,就向哥大開刀。在3月8日,哥大一個巴勒斯坦裔的研究生馬哈茂德·哈利勒被美國移民部門拘捕,哈利勒曾參加反對以色列出兵加沙地的抗議活動。

哈利勒其實已經擁有綠卡,有美國的永久居留權,他的妻子是美國公民,而且已經懷孕8個多月。但美國白宮和國土安全部回應哈利勒被拘捕時說,「哈利勒支持恐怖組織」,美國將控制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定性為恐怖組織,美國正尋求將哈利勒驅逐出境。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面警告,今後還有很多像哈利勒這樣支持恐怖分子和反猶太的人,會被捕並遭到驅逐。香港何曾驅逐永久居民?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逼害哈利勒?

哥倫比亞大學更是特朗普開刀的對象。3月初,特朗普政府暫停向哥大提供4億美元的聯邦資金,透過關水喉壓逼哥大要接受政府的管控措施,結果哥大在3月21日跪低,在一份備忘錄裡默許了幾項政府的要求,包括推進在校園裡面禁止戴面罩的計劃,賦予安全官員在校園的逮捕權,任命一名新的高層管理人員主管提供中東研究課程的院系等。

特朗普政府要求哥大將有很多學生示威的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系,置於「學術接管」之下至少5年,剝奪教職員工的控制權。「學術接管」是極罕見舉措,指大學管理層通過任命院系外的教授或管理人員接管該院系、修復運轉失常院系。英國《路透社》評論說,美國政府提出這樣的要求是「聞所未聞」。

特朗普是赤裸裸地進行學術審查,連英國的通訊社都提出批評,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干預哥大學術自由?

第三,新聞自由。英國政府報告將香港按《國安法》檢控作出煽動的新聞媒體,侵犯了新聞自由。但在美國,即使媒體不作出煽動,只要不服從政府的指令,記者的新聞自由就會大受干擾。特朗普政府將墨西哥灣改稱為美國灣,《美聯社》不跟隨改變,特朗普就禁制美聯社進入白宮和總統專機空軍一號採訪,干擾新聞自由的動機昭昭明也。英國政府有批評嗎?

第四,法治。英國政府報告批評香港法治受損。真正無法無天的是美國,不單可以讓一個犯重罪的人出任美國總統,還可以不理法庭判決特赦重犯。這還不止,更要去逼迫律師。美國的頂級法律事務所「寶維斯法律事務所」(Paul Weiss)被認為支持拜登政府,為民主黨議員服務,特朗普就將矛頭指向它。特朗普在3月14日發布行政命令,懲罰曾經任職這個事務所的律師波梅蘭茨和寶維斯事務所,下令剝奪寶維斯員工的任何政府安全許可,限制該律師事務所進入聯邦大樓,並採取措施撤銷政府與該律師事務所及其客戶的合約。

寶維斯事務所去年的營收有26.3億美元,特朗普的命令意味著包括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以及環球資產管理公司阿波羅全球管理等,不能夠再成為該事務所的客戶,事務所將會蒙受重大損失。結果寶維斯事務所的一把手卡普跪低,走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達成協議。

結論是,英國對香港指手劃腳,但美國的情況比香港差一百倍,英國卻噤若寒蟬。奉勸大英帝國一句,在如今混亂的世道,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不要再對其他國家或地區說三道四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