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發言人昨天在記者會上提的三點意見,值得細味。 他說第一,望香港各界反對抵制暴力行為。第二, 希望香港各界守護法治。第三,希望社會盡快走出政治紛爭, 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三點全部是對香港人提出的希望, 希望香港可以自己搞掂。港澳辦發言人被問到出解放軍平亂的問題, 只提到基本法有規定。言下之意當然是不希望出解放軍啦。
阿爺不想出軍隊,昨天提到想搞革命的激進示威青年,卻希望「 透過激烈的示威,搞死香港,搞衰中國,逼解放軍出手」。 也有一位曾在政府任職的「有識之士」,話「要同中共show hand,佢夠膽出解放軍攬炒」。若說少年輕狂可以理解, 那麼人到中年的「有識之士」,為何也要逼出解放軍攬炒, 好像完全不怕出軍隊會流血,這是一種甚麼心態?
如果阿爺是想香港自我修復,回復安定。另一方就想香港見血, 一場大亂。我不太喜歡用「外國勢力干預香港」這種觀點, 因為苦無證據(其實時下的政治宣傳根本不講證據),只有感覺。 但那種想逼出解放軍、想香港大亂、想見血的意見, 又真是和外國勢力的觀點不謀而合。
最令人氣結的是,外國勢力只想香港、中國內地大亂, 自己國家或地區容不下一丁點小亂,這種例子真是多到數不完。
先看美國,美國東岸等地區近日受熱浪籠罩, 早前在紐約哈林區,一批青年在街上向途人潑水, 當一輛警車到場時,青年轉向警車潑水,兩名警員下車拘捕青年。 紐約市長白思豪馬上強調,不會容忍向警員潑水的行為,話「 辱警如侮辱全市居民」。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加入開炮, 話事件完全不可容忍,完全是個「恥辱」。
但他們量度香港問題時卻用另一把尺。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日前表示,「 關注香港警方暴力應對和平示威者, 香港警方在處理示威中使用暴力, 令香港在管治和司法方面的國際聲譽蒙污」。 美國不讓人民向警察潑水,卻鼓勵香港人向警察掟磚, 警察出手反制就蒙污?
再看歐盟。法國經歷長期的黃背心示威,在最近的法國國慶日, 法國警方拘捕了超過300個示威者。 歐洲議會一些議員卻提出一項涉港議案, 其中包含要求香港政府不起訴示威者。 歐洲議會為什麼不先管管歐盟核心成員法國,叫法國放人呢?
至於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G20見習主席時, 據說提出了香港問題。但看看去年12月的事件, 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郭紹傑及嚴敏華, 去到靖國神社外焚燒紙牌抗議,結果被日本政府拘押至今近8個月, 坐牢時間比香港佔中組織者還要長, 他們面臨日方以非法進入建築物相關罪名檢控,最高刑罰是監禁3年 。郭紹傑以為日本和香港一樣,怎樣示威也不會被捕, 結果面對嚴刑。
也看台灣。 台灣的總統蔡英文接受日本放送協會專訪時提到香港反對修訂《 逃犯條例》的連串示威時指,希望「今日的台灣」能成為「 明日的香港」,讓香港像台灣一樣,民主和言論自由都受到保障。 香港成為「今日台灣」就大鑊了,因為自由會大大受限, 有台灣網友上周五號召在台大公館隧道架設了「連儂牆」, 展示了香港近期幾場反「逃犯條例」修例的大型活動, 不過因活動並未申請,2小時後便遭台北市政府拆除, 台灣真是自由過香港嗎?
台北的短命連儂牆,只有2小時壽命。
無論西方列強以至台灣,對香港的示威大力支持, 最好打到大流血出解放軍,越亂越好,但在她們自己國家/地區, 示威者對警察撥幾滴水都拉,這種雙重標準,去到令人齒冷的地步。 為什麼香港人還要聽列強煽動,想用暴力示威,和阿爺show hand,逼解放軍出來,流血真是那麼好嗎?
盧永雄
國家發展去到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就要親自出馬來推一把。
習近平主席周一(2月17日)在北京出席民營經濟座談會。習主席在聽取企業家發言後發表講話。習主席話民營經濟的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他亦提到,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但民營企業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神。
中央搞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深受各方關注。外國觀察家就要研究中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舉行這個座談會,股票投資者就留意有哪些企業家出席。在這場座談會,可以看出中央的一些基本思路。
第一, 撐民企。2018年中央已舉辦過民企座談會,當時海外經常傳出謠言,指中國要搞「國進民退」,民營企業將不會再有發展空間。那次民企坐談會是從肯定民營企業地位、給企業家吃「定心丸」的角度,主要對象是對內。今次搞民企座談會的背景是內地經濟正在經歷轉型升級階段,國際上面對特朗普再開打貿易戰,搞民企座談會既對內亦對外。央視網有關新聞的標題是:「習近平:民營經濟的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展身手正當其時」。央視點出習主席講話的要點,既為民企打氣,亦號召民營企業家要胸懷報國志、愛拼才會贏,做大做強,為中國應對美國打壓,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作更大貢獻。
第二, 撐新經濟。美國面對中國的競爭,要用盡一切方法打壓中國,而中國的回應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大力發展經濟,特別是要發展高增值的創新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回看這次與會的民營企業家數量很多,但央媒只公布了14個企業家的名字,當中來自傳統產業的只有兩個,包括做農業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以及做乳業的飛鶴集團董事長冷友斌,其餘的基本是來自各種各樣的新興行業。
2018年參會企業主要集中在高端製造領域,2025年參會企業在中國大力推動的新興行業,包括中國領先世界的新能源(寧德時代、正泰)、全球銷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小米)、最近出了位的人工智能(深度求索)、搶佔世界第一的機器人(宇樹科技)、獨樹一幟的消費電子(華為、小米)、全力追趕的半導體(韋爾半導體)、雄霸一方的互聯網(阿里、騰訊)等領域。
中央力推新經濟的態度相當明顯,但亦加入部分傳統產業的代表,以表示對傳統產業特別是農業和影響民生的食品製造業的重視,以免有不平衡的感覺。
第三,撐股市。過去十年,美國透過央行印鈔以及政府大量支出,撐起經濟,搞活股市。而中國就埋頭苦幹,發展大量新興產業,例如走上世界第一位的新三樣即太陽能、電動車以及鋰電池等,這創新行業做出很好的成績,但中國股市由於資金供應偏緊而比較呆滯。
特朗普上台,中美貿易戰開打,金融戰也是其中一個領域,內地與香港股市太弱,既暴露了被敵人狙擊的空間,亦挫傷了國民的信心。所以從去年9月底,特朗普上台的形勢明朗化後,中央就接連推出撐經濟、挺股市的措施。
外國投資者過去認為中國科技落後於美國,認為中央不支持民企,所以認為中國科技股對美國要有折讓。
中央台播影的領導人片段要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審批,鏡頭所見習主席多人握手鏡頭,其中一個是與DeepSeek的年輕創辦人梁文鋒握手的畫面。DeepSeek一雷天下響,帶動西方投資界重新評估中國科技股的發展潛力,認為過去中國科技股對特別是美股的大幅折價並不合理。習主席挺DeepSeek,就是為中國一眾人工智能股打氣。
中央對出席座談會的發言者亦是精挑細選,包括老中青三代新產業的領軍人物,年長的包括華為任正非,中年的有比亞迪王傳福、小米雷軍、上海韋爾的虞仁榮,青年的就有做機械人的宇樹科技王興興。這些發言者都是中國創新產業主軍,部分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央突出了他們在相關行業的領軍地位。
另外有出席座談會的如阿里巴巴的馬雲,一度傳聞他的公司受打壓,但如今見到他出席座談會,大家都會再重新評估阿里巴巴的價值。
中央撐股市亦是撐經濟,是對美國這場博弈中的重要一環。
總的來說,在如今中美短兵相接的敏感時刻,習主席開這個座談會力撐民營經濟,可以說是適得其時。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