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與過去的美麗邂逅

博客文章

與過去的美麗邂逅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與過去的美麗邂逅

2022年07月18日 09:09 最後更新:08月15日 12:38

最近我有幸受到邀請,參觀7月新開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深印象的是「凝土為器」展廳,展示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當中66件更是國家一級文物,是國寶級文物數量最多的展覽廳。北京故宮借出的文物異常珍貴,據館長稱基於文物保護等考慮,部分只會展出數個月,此行實在大開眼界。

談到文化保育,除了能收藏於博物館的書畫、文物以外,中國值得保育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也如繁星之多,如樂山大佛、兵馬俑、長城、雲岡石窟等等。不得不提的還有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的世界聞名藝術聖地:莫高窟。我認識這個瑰麗的文化遺產,源自2019年「呂志和獎-正能量獎」得主,有「敦煌女兒」之稱的樊錦詩。

她成長於出了名溫柔婉約的浙江杭州,1963年北大考古畢業後,直接被派駐西北大漠的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在無水無電的環境下做研究工作,兒子出生後也送予中原丈夫家人照顧,一家分開20多年,熬過了當時傳統文化被摧毀被貶低、財政資源極度缺乏的艱難時期,1998年當上了敦煌研究院第一位女性院長至現任名譽院長,所有相知均尊稱樊錦詩為樊先生,道盡了她比漢子還硬朗的經歷和能耐。

筆者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凝土為器」展廳,對清宮舊藏、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河北定窯所燒造的「白釉孩兒枕」印象特別深刻,通過藏品了解過去人類發展的歷史饒有意義。

筆者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凝土為器」展廳,對清宮舊藏、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河北定窯所燒造的「白釉孩兒枕」印象特別深刻,通過藏品了解過去人類發展的歷史饒有意義。

這個活生生的藝術博物館,從東晉起,經歷十六國,到隋唐盛世,以至元代止千多年來的文化藝術結集,隨著絲綢之路的經商重要性下降而淡出歷史舞台。被遺忘及封塵多個世紀,在20世紀初才在無意中被發現,又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被損害搶奪,滄海桑田後終於得到了國人的重視。有點像被火山瞬間埋沒的意大利龐貝城那樣,將歷史凝滯在一個時代,讓你穿越時空發掘久遠的華夏文化演變,不僅是中國也是全世界考古學上的瑰寶。

高瞻遠足的樊先生,早於80年代末即提倡「數字敦煌」以平衡保育與推廣,致力開發並監督洞窟內壁畫與雕像數碼化的工作,在90年代的科技是超越想像的艱巨工作。默默耕耘的團隊花了30多年來改進完善、推出互聯網資源平台,讓這些貴寶的數碼影像得以展示在全世界學者以至廣大市民的眼前,確立了敦煌石窟在全球的考古學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當年她作為呂獎得主受訪時,鼓勵大家在遇上困難時不要害怕,說她「就是在不斷踫到困難,不斷探索,不斷地去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地去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令我印象尤深,困難就是她生活的老朋友,永遠存在,成了她一直學習,超越挑戰的努力泉源。

石窟的數碼化與改善,到今天都仍在繼續,一代一代人的接棒。逾八十高齡的樊院長,到現在還是「拉著皮箱到處說莫高窟的傳道人」,因為敦煌就是她的人生。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