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25日)傍晚與餐飲處所換氣量或空氣淨化設備工作小組成員,並聯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和機電工程署代表一同視察,了解位於觀塘曾出現群組感染個案的火鍋店,在通風及抽風方面所採取的應對措施,並為工作小組打氣。
謝展寰與餐飲處所換氣量或空氣淨化設備工作小組25日視察一間曾爆發新冠肺炎群組感染個案的火鍋店。(政府新聞處)
食物環境衞生署。資料圖片
工作小組主席源栢樑指,自5月政府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確診數字回升,至7月22日,曾因有個別確診者到訪而發出了強制檢測公告的餐飲處所共有462間,當中中心界定為涉及爆發的餐飲處所只有15間,大部分個案涉及未有確切執行換氣措施。工作小組亦會分析出現過群組感染個案的餐飲處所內的通風系統運作情況,審視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資料圖片
謝展寰與餐飲處所換氣量或空氣淨化設備工作小組25日視察一間曾爆發新冠肺炎群組感染個案的火鍋店。(政府新聞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香港氣候論壇」致辭,表示香港作為沿海城市,特別容易受到熱帶氣旋和水位上升等極端天氣影響,當局有應對策略,包括加強關鍵結構,更新設計標準,以符合最新的氣候情況。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香港氣候論壇」致辭。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展寰指出,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2024年是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極端氣候對社區和生態系統帶來威脅。他提到,香港從1997年起停止興建燃煤發電廠,逐步轉用其他能源,在當局努力下,香港的碳排放量在2014年達到高峰後,至今已減少約四分一,並力爭在2035年前,減少一半的碳排放量,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他表示,當局爭取在2035年將零碳電力的比例提高到60%至70%,由於建築物用電量約佔總耗電量的90%,當局正多管齊下推動節約能源,包括綠色建築設計和認證,減低商業樓宇的用電量;公布私家車及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擴大電動車充電網路;加強社區回收;第一座垃圾焚化爐亦預計在今年底投入運作。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香港氣候論壇」致辭。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展寰又說,氫能是很有發展前景的綠色能源,當局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並公布香港氫能發展戰略,審慎有序營造有利氫能發展的環境。他強調實現碳中和是艱鉅的挑戰,但也是唯一的選擇,呼籲大家擁抱綠色轉型,共建生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