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三讀通過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草案,將野鴿列作受法例規管的動物之一,禁止市民餵飼。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資料圖片
草案同時建議將非法餵飼動物的最高罰則,由現時罰款1萬元提高至10萬元,另加最高一年的監禁刑罰;並為非法餵飼動物引入定額罰款制度,每張罰單的罰款額為5000元。另外,修例亦擴大打擊非法餵飼行為的執法人員類別,由漁護署人員與警員,擴展至食環署、康文署及房屋署的部分人員。
野鴿。資料圖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二讀辯論發言時說,條例草案獲通過後,會在今年8月1日生效,政府會就新例進行公眾教育及宣傳,並建立新定額罰款通知書系統等。
立法會三讀通過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草案。 資料圖片
對於有議員關注,政府能否就禁餵規定有效執法,謝展寰說,修例擴大執法人選的類別,漁護署亦會聯同各執法部門制定具體執法指引,為執法人員安排全方位培訓,涵蓋辨認野生動物與野鴿,蒐集證據的標準等,確保執法有效及一致,當局亦會檢視利用新科技協助執法。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周五(28日)批准一筆為數2.15億元的新承擔額,用以開發及推行港口社區系統,促進香港港口數字化,推動智慧港口發展。系統擬於今年12月完成構建,將由 2026 年起推出,並交由第三方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營運。
財委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表示,將建立一個中央數據交換平台,基本功能包括為經香港運送的貨物提供貨物追蹤、實時運輸資訊及分析提示功能;除此之外,亦會提供增值電子服務功能。他指出,系統預計可供約 5 萬個用戶使用,預計系統能為香港的航運及物流業界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提高運作效率,並有助提升香港港口競爭力,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財委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少議員關心系統的增值服務是否會向用戶收取費用,提出可能會增加參與區塊鏈的企業的營運成本。對此,廖振新回應,系統運作初期並不會收取用戶費用,以吸引使用人群,形成規模化的用戶群,提高系統的使用效益。不過,他指出,當局會在申請撥款的4年間,探討如何善用系統開拓財政收入,考慮後續增值服務的收費方案。將以「用者自付」的原則,收取一定的增值服務費用,自負盈虧,令系統可以持續經營,支持日後的經常開支。
廖振新。資料圖片
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行政總裁黃廣揚則表示,平台由第三方公正性地營運,業界可以放心加入,輸入系統的商業資料和電子數據會確保安全、保密。他又表示,商業性港口發展數字化系統已是世界潮流,經驗證明,加入系統的中小企業,日後有減少成本和增加融資機會的可能。
不過,亦有議員建議當局需考慮新系統推出後對港口從業人員的影響。立法會議員鄧飛(選舉委員會)問到數字化系統將降低多少就業人口?又會開創多少新技術就業崗位?廖振新則表示該系統只是為企業提供簡單、便利的操作平台,對港口從業人員影響不大。
鄧飛。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