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博客文章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2024年05月27日 19:52 最後更新:12月31日 16:18

看著台灣今天的局面,的確有點似曾相識之感。世界各地選舉上腦的政客,總有一種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本能,朝著懸崖直衝,最後直摔崖下,跌個粉身碎骨。細思台灣、烏克蘭和香港的政客,也委實有點相似。

1。  賴清德押注大陸不會真打。

賴清德5月20日的就職演說,被形容為「歷來最獨」,解放軍公佈8個演習區範圍,全都越過台海中線或進入台灣外島所謂台灣禁限水域,是一次「武力攻台全過程演練」,解放軍是動真格了。

但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評論也觀察到, 結果軍演第一天,台股指數全日上漲,既然軍演是玩真的,股民和一般民眾卻沒害怕。文章引述已退出民進黨的台灣前立委郭正亮分析,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亮出台獨牌,是認定大陸現階段不會對台動武,賴清德會認為由此造成的緊張情勢,也對民進黨執政和民望有利。

但《聯合早報》文章認為,大陸對台軍演一次比一次真實,狼來了一次、兩次,被當成紙老虎,誰能保證第三次、第四次不會真打?台灣如今高舉事實台獨,押注大陸不會真打,會不會玩太大了?

2。  澤連斯基押注普京不會真打。

在以小挑大的牌局中,小的一方押注大的一方不會真打,也真不止賴清德一人,他們的理論是「真的打起來,要付很大代價,對方付不起這種代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是這種人了。

2013年,在美國支持下,烏克蘭搞出一個廣場革命,在2014年推翻了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维奇,親美的波羅申科上台。俄羅斯一怒之下派兵奪取克里米亞,俄烏爆發有限度衝突。

到2019年的烏克蘭再度舉行總統選舉,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參選,一跪封神。 在競選論壇上,澤連斯基連指責波羅申科無力解決和俄羅斯的衝突,波羅申科反駁稱,如果澤連斯基當上總統,恐怕會向普京下跪。然而沒有人預料到,澤連斯基聽完這番話後,居然真的當眾下跪來,向烏克蘭士兵的家屬表達歉意,並逼著波羅申科和他一起下跪。波羅申科很不情願地背向觀察下跪。這一幕令民眾對波羅申科十分不滿,一面倒支持澤連斯基,令他成功當選為總統。

憑演技上台的澤連斯基,繼續在國際舞台大晒演技,他不斷爭取加入北約,處處挑動普京,因為俄羅斯反應越大,他在國內的支持就越強,玩著玩著,就玩出一場戰爭來了。

即使是在2022年2月24日開戰那一天前,如果澤連斯基同意普京開出的條件,烏克蘭承諾不再申請加入北約,永久保持中立,這場仗就打不成了,說到底俄羅斯開戰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澤連斯基押注普京不會真打,認為若真的打起來,烏克蘭在美國支持下,也一定會獲取勝利,信著信著,他就抱著烏克蘭跳下懸崖。如今烏克蘭丟失了20%國土,加上逃難人民損失了16%人口, 俄羅斯新近又攻入哈爾科夫州,戰情發展對烏克蘭十分不利。這場仗左看右看,對烏克蘭來說,都是一個死局。烏克蘭人真是死得寃枉,只因選錯一個領導人,就帶領國家走上不歸路。

3。  泛民押注阿爺不會出手。

香港的「35+顛覆案」將在5月30日宣判, 其實這個案件大局已定,因為有31個被告已經認罪,包括案中主腦戴耀廷。今次法庭是判決其餘16個不認罪的被告。

在2020年6月底《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戴耀廷仍然夠膽公然搞所謂「攬炒十步曲」,逼令所有參加反對派所謂「初選」的候選人,事先簽紙承諾要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搞到特區政府倒台,香港出現血腥抗爭,攬炒中央政府。

戴耀廷當日夠膽這樣做,並非想做革命義士,只是押注阿爺不會出手。從戴耀廷如今要認罪,就知道他當日是錯判阿爺了。

其實早在2016年5月,我已深深感受到泛民正在玩火了。當時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他在出席歡迎晚宴前,先與10名議員見面,其中包括4名泛民議員。會面時間超時,我是其中一個晚宴席上賓客,等到8時許張德江見完議員才現身。聞說見面吵大架,雙方不歡而散。

我當時心想,中央要員低聲下氣來港,和泛民議員見面,就是想拉住他們,叫他們不要太激,以免香港出現亂事。泛民敬酒不飲罰酒,硬要和中央對抗,豈不是把香港綑綁在一起走上絕路?

結果不幸言中,3年後到2019年爆發暴亂,一切推倒重來。

泛民越走越激,除了受外地勢力擺弄之外,也是想靠激進爭取選票,奪取政權。如今看來,他們同樣賭輸了。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有何共同之處?就是同樣以小挑大,自己選擇去送死。

他有同樣的天真想法,不相信對家會真的出手。

他們同樣愚蠢地蠻幹,也並不真是相信什麼崇高理念,只是為了搶奪選票繼續執政。在權力慾望高漲時,失去了理性分析能力。

而群眾在選舉時同樣缺乏理智,只被演技和激情牽引,做出一個又一個錯誤的選擇,選錯人來領導自己。這亦暴露了民主制的缺憾,選舉市場的自由之手, 不會作出理性的選擇。

歷史就這樣不斷重覆著,還會不斷重覆下去。

盧永雄

Tags:

國安法

西方國家對外國指手劃腳的日子,應該走到盡頭了,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完全喪失道德高地。

英國政府最新發表《香港半年報告》,雖然以英國這種高高在上的取態而言,該報告對香港並非一面倒批評,報告結論部分表示,香港保留經濟、貨幣和金融領域的自治權,香港普通法和司法制度繼續獨立裁決民事、商業和刑事案件。但《報告》仍然就香港的政治問題意見多多,聲稱《香港國安法》繼續侵犯香港和海外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又批評香港對異見人士和新聞自由持續打壓,揚言關注黎智英、民主派人士及《立場新聞》記者遭到政治檢控等等。

英國政府這份報告,充斥著陳詞濫調,但是放在特朗普重新執政的年代,卻充滿著黑色幽默的味道。英國無視特朗普放火,卻在管香港點燈。

第一,政治自由。英國政府報告指,香港對黎智英和泛民主派人士的檢控,影響政治自由。但是美國對政治自由的殺傷,比香港嚴重得多。2021年1月,特朗普支持者不接受特朗普選舉失敗,衝到美國國會山騷亂,結果其中一個主要煽動者、極右團體「驕傲男孩」領袖塔里奧(Enrique Tarrio),他雖然不在現場,但是就被判處22年的監禁。到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之後,就馬上特赦了塔里奧,塔里奧出獄之後聲言要「報復」,話「驕傲男孩」未來將「一如既往」。

這個事件邏輯上只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塔里奧這班人,就好像香港的激進分子一樣,他們發表的言論煽動暴力,意圖顛覆政府,最後受到法律制裁,但美國激進份子受到的刑罰,遠比香港的同類高。這就是拜登政府的理念。第二個可能是,這班人暴力示威有理,只是受到政治檢控,所以應該特赦他們,這就是特朗普政府的理念。不知英國政府認為如何分析美國的事態?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政治檢控塔里奧、支持他報復?

第二,學術自由。英國政府的報告認為,香港實施《國安法》令學術界失聲。但現實上真正失聲的是美國的學術界,其中被針對的焦點是哥倫比亞大學。哥大被特朗普認定為反猶份子的溫床,特朗普2.0開始後,就向哥大開刀。在3月8日,哥大一個巴勒斯坦裔的研究生馬哈茂德·哈利勒被美國移民部門拘捕,哈利勒曾參加反對以色列出兵加沙地的抗議活動。

哈利勒其實已經擁有綠卡,有美國的永久居留權,他的妻子是美國公民,而且已經懷孕8個多月。但美國白宮和國土安全部回應哈利勒被拘捕時說,「哈利勒支持恐怖組織」,美國將控制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定性為恐怖組織,美國正尋求將哈利勒驅逐出境。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面警告,今後還有很多像哈利勒這樣支持恐怖分子和反猶太的人,會被捕並遭到驅逐。香港何曾驅逐永久居民?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逼害哈利勒?

哥倫比亞大學更是特朗普開刀的對象。3月初,特朗普政府暫停向哥大提供4億美元的聯邦資金,透過關水喉壓逼哥大要接受政府的管控措施,結果哥大在3月21日跪低,在一份備忘錄裡默許了幾項政府的要求,包括推進在校園裡面禁止戴面罩的計劃,賦予安全官員在校園的逮捕權,任命一名新的高層管理人員主管提供中東研究課程的院系等。

特朗普政府要求哥大將有很多學生示威的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系,置於「學術接管」之下至少5年,剝奪教職員工的控制權。「學術接管」是極罕見舉措,指大學管理層通過任命院系外的教授或管理人員接管該院系、修復運轉失常院系。英國《路透社》評論說,美國政府提出這樣的要求是「聞所未聞」。

特朗普是赤裸裸地進行學術審查,連英國的通訊社都提出批評,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干預哥大學術自由?

第三,新聞自由。英國政府報告將香港按《國安法》檢控作出煽動的新聞媒體,侵犯了新聞自由。但在美國,即使媒體不作出煽動,只要不服從政府的指令,記者的新聞自由就會大受干擾。特朗普政府將墨西哥灣改稱為美國灣,《美聯社》不跟隨改變,特朗普就禁制美聯社進入白宮和總統專機空軍一號採訪,干擾新聞自由的動機昭昭明也。英國政府有批評嗎?

第四,法治。英國政府報告批評香港法治受損。真正無法無天的是美國,不單可以讓一個犯重罪的人出任美國總統,還可以不理法庭判決特赦重犯。這還不止,更要去逼迫律師。美國的頂級法律事務所「寶維斯法律事務所」(Paul Weiss)被認為支持拜登政府,為民主黨議員服務,特朗普就將矛頭指向它。特朗普在3月14日發布行政命令,懲罰曾經任職這個事務所的律師波梅蘭茨和寶維斯事務所,下令剝奪寶維斯員工的任何政府安全許可,限制該律師事務所進入聯邦大樓,並採取措施撤銷政府與該律師事務所及其客戶的合約。

寶維斯事務所去年的營收有26.3億美元,特朗普的命令意味著包括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以及環球資產管理公司阿波羅全球管理等,不能夠再成為該事務所的客戶,事務所將會蒙受重大損失。結果寶維斯事務所的一把手卡普跪低,走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達成協議。

結論是,英國對香港指手劃腳,但美國的情況比香港差一百倍,英國卻噤若寒蟬。奉勸大英帝國一句,在如今混亂的世道,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不要再對其他國家或地區說三道四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