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踏入傳統廣告旺季,消費宣傳都會趁聖誕前加強推廣。近年內地有雙11的網上購物節,令商戶更加重視這段時期的銷售。今年廣告活動起步似乎比過去略遲,反映客戶都傾向謀定後動,小心下注。
10月份廣告市場一向較平淡,到了11月開始升溫,月中到下月中是高峰期,消費者都會部署長假節目,無論旅遊、餐飲,零售以至信用卡都會加強宣傳。從Admango的統計數據,上個星期新推出的宣傳項目開始有見底回升的跡象,比10月底增加,只是回升的步速似乎略遲,傳統媒體的廣告量是平平穩穩,數碼廣告以社交平台最熱鬧,其他如網站等都未見突出。有廣告業界指,客戶就算有宣傳計劃,都會把落實時間盡量推至最後一刻,以保留彈性,和過去做好預算就按計劃推行不同,令執行要多花精神心力。
今年消費行業吹淡風,餐飲在旺季不能不做推廣,但都傾向採用短打和促銷為主。另外,今年網上平台加強在雙11銷售的宣傳推廣,在電視和戶外媒體投放了一筆預算,成為了小小的驚喜。內地商戶偏向相信和使用數碼宣傳,這次內地網購平台來港推廣,用了不少電視廣告,或者是知道本地媒體生態,電視仍然是接觸面最廣泛的渠道,這種認知在來港準備出海的大陸企業中是較少見的。
說起內地企業來港或借路出海,宣傳手法和香港企業的差異之一,是多數傾向打價格戰。無論是否伴隨廣告宣傳,以平價或性價比高作為賣點幾乎是必備的攻堅武器,或者這和市場規模有關。由於策略不同,故此內企來港較少聘用代言人或打形象廣告。就算有廣告投放,多數都以抵買抵用作為賣點。
大陸市場畢竟比香港大得多,只要能夠搶到市場份額,薄利多銷都有可為。香港市場相對細小,經營成本又貴,若然打減價戰開闢市場,就算搶到市場份額,但減價容易加價難,回本就不容易,如果遇著有實力的對手,久攻難下就陷入消耗戰。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媒體網絡化下,歌唱節目仍然是電視、電台等媒體吸引觀眾和廣告的皇牌。最近內地芒果台和無綫再度合作,推出《聲生不息 大灣區季》。節目除了歌手和歌單外,植入廣告的手法也引起了香港觀眾的注意。
《聲生不息》在疫情期間製作,大灣區季外還推出過寶島和大陸的季度,論熱度港季明顯佔優,大抵內地歌唱節目不乏,港樂對內地觀眾有不同風味,加上有香港新舊歌手,較易做出特色。
新一輯大灣區季在製作上沿用上季的主調,成為收視的保証,無綫的版本很早就獲建設銀行亞洲冠名,反映IP發揮的效用。冠名以外,節目中經常見到有「謝添地」三個字,香港觀眾初時不明所以,有人甚至懷疑是不是歌手或製作人的名字,後來因為出現次數太頻密,才意識到這是植入式的廣告贊助。
謝添地是內地新的奶粉品牌,這次花了大錢做植入廣告。有看過內地湖南衛視(芒果)版的港樂季2,發覺無綫已經抹走不少植入效果,估計是廣告商沒有支付香港的費用所致,雖然如此,該廣告仍不時出現,可見原裝版本的滲透如水銀瀉地,香港電視台的植入式廣告相比變成小巫變大巫。
內地植入式廣告的誇張度和「觸目性」遠超香港,有觀眾或會覺得反感,然而,了解內地電視以至演藝生態的人會比較理解這些做法是「必要之惡」。現時內地的廣告收入大量流入社交平台如抖音,這些平台只負責播出不負責製作,令到製作資源日益減少。沒有錢沒有節目開成為製作圈常態。強如港樂季新一季要找商業贊助,都要大花腦汁,若然不做植入廣告,根本不可能成功開機。
植入式廣告與內容並存,在平台化的大陸生態,成為和社交媒體分一杯羹的有效方法。平台不斷吸納資源,絕大部份不會回流去做製作,特別是長視頻和大型製作,成為整個演藝製作以至廣告創作界的悲歌。
香港電視台製作和播放並存,生存環境暫時較好,但植入和訂製內容相信仍會日益流行,作為回應平台化營運的方式。和內地相比,香港商戶用冠名方式宣傳,投入和「謝添地」級的商號相去甚遠,在大灣區所得的效果郤很接近,相信也是受惠於本港電視製播合一的營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