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續作供。辯方提及黎在接受控方盤問時曾就有否牽涉「初選」有3種説法,黎強調,除了其朋友、民主黨前副主席林卓廷,他從未與任何候選人聯絡,又指當時他只覺得「徒弟」李兆富提出的電子投票軟件是很好的想法,遂成為李兆富與組織「初選」人士的「中間人」。惟遭法官質疑,指當從犯證人陳梓華向黎提出「初選」名單時,黎回答「我們需要努力處理」,但黎辯稱「我們」是指同一陣營的,強調他沒牽涉「初選」之內。但法官再質疑黎,亦曾著李卓人與「初選」相關人士「努力處理」,黎指他只是猜測李卓人認識他們。

從犯證人陳梓華。
黎稱沒向陳梓華提及國際線 不記得是否談及「初選」
辯方問及黎與陳梓華的6次會面,其中第3次會面於2019年11月,黎與陳梓華於車內會面。陳梓華曾供稱,黎稱要結合街頭、議會及國際力量。黎接受辯方主問時則指自己可能提到街頭及議會,但沒提及國際線;黎在控方盤問下再指,他不記得有否這樣告訴陳梓華。
辯方問黎在第3次會面中有否與陳梓華談及國際線?黎指沒有,他從不知道陳涉及國際線,也不會與陳談及此事。辯方再問及陳與黎於2019年12月31日會面,陳供稱黎當時提及「初選」,而黎於盤問時稱,他當時有注意「初選」,而「徒弟」李兆富亦涉及「初選」的軟件。辯方問黎當時有否與陳梓華談及「初選」?黎指,他認為沒有,但不記得。

黎指,他從未與任何候選人聯絡,除了其朋友民主黨前副主席林卓廷。
黎指從未與任何「初選」候選人聯絡 除其朋友林卓廷
辯方引述陳於2020年7月12日「初選」後向黎發訊息指「你在『初選』中所做的一切,這在香港歷史上是非凡的。」黎當時答:「It's a miracle!(這是奇蹟)」辯方問,陳梓華為何在「初選」後向黎發此訊息?黎指,對方分享其感受。辯方再問在7月12日前,二人有否談及「初選」?黎指不記得。法官杜麗冰追問,陳為何感謝他?黎指是感謝《蘋果》提供論壇平台,重申自己不牽涉在內。
辯方又提到陳梓華曾於2020年2月26日向黎發訊息,提及「眾志Alliance: Confirmed plan. They are not bound by primary. 新西:朱凱廸 新東:立場姐姐(阿藍) 九東:黃之鋒(Plan B: 梁凱晴) 九西:Sunny 港島:羅冠聰 超區:岑敖暉」。辯方問陳為何向黎發此訊息?黎指,他對於陳認識名單中的人感驚訝。辯方再問黎有否涉及安排「初選」候選人?黎指,他從未與任何候選人聯絡,除其朋友民主黨前副主席林卓廷。
辯方又問及陳與黎的第5次會面,當時二人與「攬炒巴」劉祖廸在黎於台北陽明山的大宅會面。陳供稱黎要結合議會、街頭力量、國際線及商人,黎在主問時否認,指「我認為他有自己想法,把話塞到我嘴裡」。但辯方指,黎在盤問下稱他可能有提及議會、街頭線及國際線?黎指,他當時沒想到國際線,但可能提到議會及街頭線,因劉祖廸在場,劉可能提到國際線,故自己亦可能談及,但重申不知道陳梓華涉及國際線,亦不記得當時關於國際線的對話。
辯方再問為何當時與劉祖廸會面?黎指,因他認為當時是建立領袖團隊,控制勇武派暴力的好時機。辯方指,黎在主問時提到他從未想到要結合4種力量,即包括商人?黎指因他自己亦是生意人,熟悉商人。

辯方律師團隊。(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盤問下就「初選」有多種說法
辯方引述黎在盤問下有就「初選」曾供稱3組答案,包括控方問黎是關注(concern)「初選」? 黎答不關注(concern with)「初選」,因與事件無關; 控方指綜觀整日庭上展示訊息,指黎在2019年12月至 2020年1月跟進「初選」進度? 黎同意;控方再問及黎關注甚麼?黎指關注正在發生的事,但不關注「初選」,因他沒有參與,(I was concerned about what was going on, I was not concerned about the primary anymore because I wasn’t involved)。
辯方問黎所使用的「concern with」和「concern about」有否分別?黎稱沒有。辯方問「concern」有「worry」(擔心)、「fear」(害怕)的意思,黎的意思是什麼?黎指,當時他覺得李兆富提出的電子投票很方便,是一個很好的想法,遂成為李與組織「初選」人士的「中間人」,強調自己當時主要與民主黨李永達聯絡。
法官質疑黎自稱不涉「初選」 但曾向陳梓華提及「我們需要努力處理」
辯方問黎是對「初選」有興趣,還是牽涉「初選」之內?黎指,他沒牽涉「初選」之內,只是對電子投票感興趣。法官杜麗冰質疑,當陳梓華向黎發送「初選」名單時,黎回覆「Thanks. We’ve to work on them」(謝謝。我們需要努力處理),故黎是牽涉「初選」之內?黎否認,當時認為「初選」重要,他所指的「We」是代表「我們這邊的人」;杜官再問,黎為何說「We」?黎稱因為「我們都在同一個陣營」。辯方問黎有否與「初選」名單上的人士合作?或黎有否著另一人代表他,與「初選」名單上的人士合作?黎稱沒有。
法官李素蘭問當黎向陳說「Thanks. We’ve to work on them」(謝謝。我們需要努力處理),陳回覆「I will try my best to work on it」(我會盡力處理),問黎是否告訴陳,他會與「初選」名單上的人合作?黎指,陳的回覆是陳對其訊息的理解,強調自己沒牽涉「初選」。法官杜麗冰再問,黎所指的「We」是包括他本人?黎同意,因為大家是同一陣營,但他沒牽涉「初選」。
法官指黎著李卓人與「初選」相關人士「努力處理」
辯方問黎與知否陳梓華牽涉「初選」?黎稱不知道,甚至對陳梓華有「初選」名單感驚訝。辯方問黎知否陳梓華與「初選」名單上的人士相識?黎指,陳沒告訴他。辯方再指,黎其後轉發陳梓華發送的「初選」名單給李卓人,指「我們需要努力處理。至少我們已經透過大多數泛民主黨的支持,使我們的「初選」正當。」李卓人當時回覆「Will work on them. Will tell Benny and 區諾軒」(會努力處理,會告訴Benny 和區諾軒)。
法官李運騰問黎是否著李卓人與「初選」相關人士「努力處理」?黎指,不知道李卓人是否認識「初選」相關人士,但猜測李卓人認識他們;李官問黎至少著李卓人與「初選」相關人士「努力處理」?黎同意。辯方問李卓人是否「初選」組織者之一?黎稱不是。

今有疑似領事館職員到庭旁聽。(巴士的報記者攝)
辯方再提引導性問題 遭法官斥責
辯方另展示2020年4月26日黎的專欄文章「專橫暴政打壓 我們氣魄不滅」,提到「中共出擊撕掉《基本法》,摧殘香港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地位。沒有釋法權利的港澳辦和中聯辦高調曲線釋法,稱兩辦並非《基本法》22條所指的一般意義上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公然向港府奪權⋯」。控方盤問黎有何基礎說「中共出擊撕掉《基本法》,摧殘香港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地位」?黎指,他只是陳述事實,基於官方資料作出陳述,但指不記得資料來源。
辯方再問,黎所指的官方資料是甚麼?黎稱不記得,但李柱銘、何俊仁等律師曾說過。辯方指李柱銘、何俊仁不代表官方,問黎有否閱讀過官方資料?黎稱,他是從傳媒知悉,才會在文中引述。辯方指,黎指是官方資料,會否是港澳辦的資料?法官杜麗冰指,這是引導問題,控方亦指,黎已供稱不知道、不記得。辯方遂問黎閱讀過甚麼傳媒的資料?黎指是《蘋果》及其他傳媒。辯方問為何黎說是官方資料?黎重申,他肯定是官方資料。
辯方再問黎,有甚麼官方資料提到「中共出擊撕掉《基本法》」、「摧殘香港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地位」?控方打斷指,黎已供稱不知道、不記得。法官杜麗冰指,黎說資料來自傳媒。辯方最不再問此部分。

黎智英曾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會面。
黎承認見美國官員屬「政治敏感」 憂減低申保釋成功機會
另黎被指刑事恐嚇記者案件,於2020年5月5日獲准保釋,保釋條件為不得離港。辯方提到,黎隨後申請更改保釋條件,要求獲准離港。辯方展示黎與Mark Simon於5月27日之間的對話,黎提及其女兒Jade誕下女嬰,其孫女的出生證明應會在一周左右抵達,「若我飛往紐約並進行14天隔離,應該可以在6月20日左右吃午餐,希望能恢復會面安排。在這危機時刻,是很好的保護,希望也能見到大老闆」。控方曾質疑黎以探望孫女為由,隱瞞他赴美會見美國官員的事實。
辯方問及,若沒有預計與美國官員會面,黎是否仍會申請更改保釋條件?黎確認,因希望探望孫女。辯方再問,黎為何於申請保釋時沒提及計劃與美國官員會面?黎指,他赴美主要是探望孫女,且當時與美國官員會面並非犯法,但仍擔心會過於政治敏感。法官李運騰問黎是指他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會面屬政治敏感,抑或是通知法庭此事屬政治敏感?黎指,是告知法庭。
法官李運騰追問,所以黎認為會面本身並不政治敏感?黎指,同樣政治敏感。辯方再問,黎是否故意誤導法庭?黎否認,只認為沒有必要向法庭公開此事;李官問及,黎認為會因此令其申請保釋的成功機會減低?黎確認。
黎承認欲見美國安委與《國安法》有關
辯方另就黎與現被通緝、在美國籌組「香港議會」袁弓夷的關係作提問,指黎曾提及他對袁「不放心」,黎解釋,他與袁飯局時有此印象,因當時對方提到郭文貴,但黎認為郭文貴是個騙子(fraud);辯方再問,那黎為何容許袁使用《蘋果》作平台推出影片?黎指,當時應尚未知道對方與郭文貴有關;辯方問黎事後有否要求影片下架?黎指沒有,他亦沒想到要這樣做。
辯方提到2020年6月Mark Simon曾向黎發訊息,提及Mark Simon接到美國國安委人員約12次來電,包括國務院官員、國會山莊人員及記者,指他們對黎不能到美國感失望,並非常擔心黎的安危。辯方問,黎當時計劃與美國國安委會面有何目的?黎指,為爭取支持保護香港的自由,免受侵害。辯方再問與《國安法》有關?黎確認。

被告黎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