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經痛捱過就無事? 女性健康10大誤區一文睇清

生活事

經痛捱過就無事? 女性健康10大誤區一文睇清
生活事

生活事

經痛捱過就無事? 女性健康10大誤區一文睇清

2025年03月29日 07:00

不少女性認為經痛捱過就無事,其實有可能是疾病引起,了解10大健康誤區有助守護女性健康。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認識女性健康誤區極為重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身體可能會面臨各種健康挑戰。然而,許多關於女性健康的迷思和誤解被廣泛傳播,這不僅影響了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甚至可能影響家庭和諧。因此,認識這些常見的健康誤區,對於女性來說至關重要。

10個常見女性健康誤區

1. 月經期間不能洗頭洗澡

月經期間完全可以洗澡和洗頭,主要注意保暖即可。實際上,在月經期間洗頭洗澡並不會導致經血殘留,溫水洗頭洗澡可以幫助保持身體清潔,預防感染,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反而有助緩解經期不適,減輕疲勞感,不過要注意淋浴,避免盆浴。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2. 經期大吃大喝不會肥

實際上,月經期間新陳代謝降低,加上運動量低,如果攝入過多熱量,同樣會導致體重增加。

3. 飲紅糖水或紅棗水可以改善痛經

飲紅糖水或紅棗水緩解痛經的方法並非適用於所有女性,因為痛經的原因多樣,單靠飲用這些飲品可能效果有限。

4. 痛經是正常現象

不少人認為痛經是正常現象,只需忍耐即可。實際上,有些痛經可能由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腺肌病所引起,因此應及時就醫檢查。

5. 無出現不適無需進行婦科檢查

許多婦科疾病早期無明顯症狀,但定期進行宮頸塗片、超聲檢查和HPV檢測等可以早期發現問題和處理,提高治癒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6. 日常使用婦科清洗劑可以防治婦科病

長期不當使用婦科清洗劑可能破壞陰道正常菌群平衡,反而增加感染的風險,建議平時使用40℃左右的溫水即可,不需要刻意用沐浴露、香皂或陰道清洗液反復清洗陰道,這樣不僅不能讓陰道變得更乾淨,反而因為菌群失調,可能導致後期陰道炎症反復發作。

7. 吃豆製品會影響女性激素,增加乳腺癌風險

實際上,適量食用豆製品不會增加乳腺癌風險。豆製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具有調節雌激素水平的作用,但實際含量很少,發揮的作用有限,適量攝入豆製品不僅不會增加風險,反而可能降低患病風險,不過建議選擇天然豆製品。

8. 產後多飲肉湯或濃湯助快速恢復

產後攝入過多太濃、脂肪含量太高的湯不僅影響產婦的食慾,還會導致女性體重增加,且可能引起嬰兒脂肪消化不良性腹瀉,因此建議葷湯素湯搭配好。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9. 更年期是自然衰老現象,不需要干預

更年期綜合症實際上會顯著影響生活質量,積極治療干預可以改善生活質量並預防疾病,諸如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癡呆等,促進老年健康。

10. 宮頸癌疫苗只適合年輕女性

實際上,9至45歲女性均可接種宮頸癌疫苗,且越早接種效果越好。9-15歲女性是女性接種HPV疫苗的「黃金年齡」,而26-45 歲接種HPV疫苗接種仍然可以預防 。另外,發生過性行為並不等於一定感染了HPV,也不等於感染了疫苗能預防的所有型別,即使感染了HPV,也是可以接種HPV疫苗的。

總之,正確的知識可以幫助女性更好地了解和照顧自己的健康。每位女性都應該以正確的信息為基礎,採取科學的方式保護自身健康。

美國專家提醒,在超市選購生鮮食品要注意,3種食物建議別買,以免感染病原體奪命。

超市3「生鮮食物」恐造成致命後果

超市購物雖然方便,但在選購生鮮食品時需格外謹慎。某些看似無害的食品實際可能隱藏健康風險。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應提高警覺,避免購買處理不當可能增加食品安全風險的產品,以免造成致命後果,尤其應避免購買以下「3種食物」。

Unsplash設計圖片

Unsplash設計圖片

1. 預先切好的蔬果

美國食品化學家兼具產業顧問布萊恩(Dr Bryan Quoc)指出,預先切片的芒果、哈密瓜及菠蘿等水果,由於具有保護性的果皮已被切開,果肉長時間暴露在外且質地潮濕柔軟,相比一整顆的水果,較容易成為大腸桿菌等有害細菌的滋生地。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2. 生食苜蓿芽

德拉瓦大學的微生物學教授克尼爾(Professor Kali Kniel)警告,經常出現在沙律、湯品和三文治中的苜蓿芽,這種蔬菜因為種植過程複雜,難以進行有效的殺菌處理,因此可能含有大腸桿菌、李斯特菌和沙門氏菌等危險病原體。《每日郵報》指出,苜蓿芽的最佳生長條件是溫暖潮濕的環境,除非進行汆燙或徹底煮熟,否則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風險。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3. 未殺菌生乳

布萊恩提到,儘管許多人認為飲用生乳對身體健康有益,但未殺菌的生乳實際含有大腸桿菌、曲狀桿菌以及李斯特菌等致病微生物。因此,飲用生乳的風險實在太高,實在「不值得冒險」。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病原體感染後果

沙門氏菌感染可能引發的症狀包括腹瀉、胃痙攣、嘔吐以及發燒等,若情況嚴重可能會因為脫水而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危及生命。而大腸桿菌的感染症狀包括發燒、噁心與腹瀉,大多數情況下,能夠在幾天內消退,不過對於較脆弱的族群如老年人、孕婦以及嬰兒等,感染可能進入血液及器官,造成災難性損傷,而李斯特菌的感染也同樣具有威脅性。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