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不只搞經濟 粵港澳大灣區要全面發展 成為優質生活圈

博客文章

不只搞經濟 粵港澳大灣區要全面發展 成為優質生活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不只搞經濟 粵港澳大灣區要全面發展 成為優質生活圈

2019年02月18日 22:56 最後更新:23:15

經過幾乎一年時間的反覆調研,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規劃綱要出爐,總共十一章文件好詳細,關注香港未來的網友可能要花一點時間細讀。

熟悉內地政壇高人士話,這是一份正規的綱要文件,是中央要推動的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而早前多名高層領導已強調,這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部署的國家戰略,顯示阿爺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亦務必要這個規劃落實好。

高人話這份綱要檔,用了近一年時間才完成公佈,體現了在制定規劃時十分務實,無話要急於求成,而一步步地推進,希望出來的規劃,要將事情辦好。

在整份規劃中,內容豐富,多個範疇都有提及,高人話可以先關注對大灣區的戰略定位,建設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這個提法很重要,意味著大灣區發展計劃,不僅是局限於經濟發展,而係各方面都顧及,建立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這是一個更高的目標。

在過去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港人在內地發展,較注重的經濟方面,而這次大灣區的規劃,在經濟發展上固然是希望尋求新的動力推動對外開放,除此之外,還要「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顯示未來的大灣區合作發展還包括了民生、社會等等各方面,而不只是獨孤一味。無論商界或機構,想要到大灣區發展,不要將思維局限於經濟層面。

這次規劃開宗明義分兩階段,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到 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要基本形成。到 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而以兩個年份來劃分近期和遠期,是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上闡述的兩個一百年目標相呼應。在中共建黨第一個百年(2021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第二個一百年,即是新中國成立一百年(2049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其中第一階段就係2035年時,美麗中國目標要基本實現。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多間媒體引述接近長和高層消息人士稱,長和暫緩出售巴拿馬兩個港口,下星期不會簽訂任何協議。

長和月初宣布,與美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簽訂原則性協議,出售包括巴拿馬碼頭業務等海外碼頭業務。根據3月4日的協議,4月2日原是長和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就出售巴拿馬兩個港口正式簽約日期。

《彭博》早幾日亦放風指,長和力爭於4月2日與買方簽定協議。

據了解,下星期不簽約並不意味著交易被取消,而是因為交易的複雜性,仍有重要細節尚待決定。

據大公文匯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回覆查詢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反壟斷執法二司,負責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負責查處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案件,查處未達申報標準但可能排除、限制競爭的經營者集中案件。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監督執行經營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條件。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和合規工作。

高人話,今次國家部門發聲了,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確認, 正就有關交易,進行反壟斷調查。顯示國家認真對待相關事件,會嚴肅查處交易有無限制航運業競爭的壟斷行為。

高人亦話,過去港澳辦雖然轉發過《大公報》的文章,但始終是轉發媒體的評論,但今次由國家主管部門正式開口,顯見事件的嚴重性 ,有關方面應該好自為之。

媒體引述長和公司消息人士話,將不會如早前傳聞那樣,在4月2日完成交易,未知是否和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審查交易有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