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見好就收」理論過時

博客文章

「見好就收」理論過時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見好就收」理論過時

2021年08月13日 20:23 最後更新:20:38

選委會選舉提名截止,選舉的形勢初定,當中只有13個界別有競爭。總體而言,選舉的競爭性不強,即使個別界別有競爭,競爭也不激烈,也沒有來自反對派的衝擊,主要是建制派之間的競爭。

政界中人看到這次選委會報名的情況,認為阿爺應該見好就收,避免社會太撕裂,亦認為12月立法會選舉,甚至明年3月的特首選舉,都應該有一定程度的競爭,這樣會好看一些。實情是,無論是制派中人,或者政府官員,這種「見好就收」的理論,都不乏支持者。想阿爺收手的人,主要有兩個針對點。

一、反對派。不少人說香港訂立《港區國安法》和完善了香港政制之後,反對派已被打殘,如今阿爺已經可以鳴金收兵,甚至和反對派唱和解之歌,放多一些反對派參與立法會選舉,將選舉搞得「好好睇睇」;

二、商界利益。也有人說,已見到有幾個商界大佬沒有參與選委會選舉。而商界直接和間接控制的席位亦明顯減少,代表地產業團利益的勢力已大不如前。既然阿爺的政治目的已達,也無必要去得太盡。

這種「見好就收」的理論,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希望選舉有競爭性。然而,只要留意一下阿爺的言行,就會知道「競爭性」並不是重要的課題。有幾個事例可以說明:

一、阿爺講明是要贏,不是要「好睇」。阿爺在完善香港政改之前,曾派中央要員到深圳諮詢。當時有商界中人提出意見,認為阿爺如果去得太盡,有點難看。有中央要員當時就直斥其非,說:「關鍵是要贏,贏一票也是贏,好不好看並不重要。」

二、澳門DQ。早前澳門舉行立法會選舉,政府DQ了所有反對派參選名單,當中包括老牌民主派吳國昌的名單。吳國昌想讓位予新人,將自己排在名單第二位。阿爺如果只想DQ年青的反對派,DQ首名參選人已可以,大可保留吳國昌,但結果是阿爺把整個參選隊伍DQ掉。吳國昌作澳門民主派花瓶,已經玩了幾十年,花瓶最終仍是要打爛。阿爺此舉,相信只是要徹底要解決澳門的內部矛盾的一個前奏。澳門的例子說明了,在阿爺眼中,政治花瓶並無價值;

三、中美關係的啟示。過去中美關係良好,阿爺多多少少都要照顧一下美國的感受。現時中美關係已相當惡劣,美國就香港問題,制裁了10個中港官員。既然雙方翻臉,已去到制裁的一步,阿爺「揸硬」,沒有什麼新增的代價,反而擴大了決策的空間,可以去到最盡。

走筆至此,大家可能還是不太明白,阿爺為什麼要去得這麼盡?教協已「摺埋」,選舉已沒有什麼「異聲」,有些人覺得是否已可以留些許空間?其實,就這個問題,阿爺已經公佈了答案,只是有人沒有注意,聽不明白而已。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發表講話,提到香港的治港者有五大要求,夏寶龍說:「管治者要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用香港人的講法,就是香港治港者要「做到嘢」。中國共產黨執政,要求直接解決人民的問題,要令人民有幸福感。

香港完善政制,固然將反中亂港者踢出局,但亂港者消失之後,治港者能否「做到嘢」,才是當中的重大問題。阿爺要求的是有效,而不是好看。用一些花瓶來裝飾制度,搞到非常好看,大家做做樣,嗌嗌交,扮扮民主自由,這是做不成事的,更不是阿爺想要的。

我想起一本很有名的小說《魔球》(Money Ball),內容講述一個相當另類的教練,帶領一隊廢柴棒球隊,如何贏得勝利的故事。其中一個情節講到一個球探四處物色球員,球探覺得「早搵早享受」,於是不再在大專界物色球員,走到中學找一些有潛質的學生作球員,而他們專找一些身材高大,有型靚仔的學生。另類教練則認為,這不是在做牛仔褲廣告,找身型高大靚仔根本起不了作用,甚至找一些擅長橫衝直撞的球員也沒有用。關鍵還是肯受教練節制,要他攻就攻,要他守就守的球員。簡單地說,不要型,而是要贏。球員「樣衰」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他有致勝的技能。

套用到香港的政治。過去,香港政治講求有型有款,立法會主席會和反對派議員勾肩搭背,貌似非常老友,以爭取民望。結果是立法會主席有高民望,但政府管治卻崩潰了。所以,無論是希望有大和解、希望阿爺見好就收或者認為香港政體中要有政治花瓶的思想,其實已經過時。未來為政者要講求實效、要贏、要「做到嘢」。

李彤

Tags:

勝利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制裁的逆向思維

2024年12月18日 19:28 最後更新:23:55

美國放開手腳打壓新疆,借謠傳新疆強逼動和逼童工工作為由,對新疆40間以上企業實施制裁。當還有些人對美國抱持幻想,甚至聽信美國一面之詞的時候,可以認真思考一下美國對華制裁的本質。

第一,動機。美國制裁中國,其動機究竟是想中國好,還是想中國死呢?看美國的表面說詞,制裁新疆棉的目的悲天憫人,是為了拯救新疆被逼害的維吾爾族人,特別是那些一天18個小時在天昏地暗、髒水橫流的工廠工作的兒童(事實上並不存在),但美國真的是這樣慈悲嗎?

聽其言、觀其行。美國民主黨白左式政府,是一種偽君子的形態,但特朗普掌權的共和黨政府,就絕對是真小人了。特朗普為了以民粹方式拉攏選民支持,他就會把其動機原原本本的那樣表述出來,特朗普要的是「美國優先」,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先,不是民主優先,他並不關心向全球推廣民主自由的價值。特朗普要的是讓「美國再次偉大」,並不是讓「中國偉大」、「香港偉大」、「新疆偉大」。

在「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些口號叫得震天價響的情況下,誰人可以天真到假設美國對中國制裁的動機,是想為中國好呢?美國對華制裁,其動機昭昭明甚,就是當中國經濟的規模增長至美國七成的時候,制裁中國,目標是阻止中國崛興,制止中國挑戰到美國全球霸主的地位。針對新疆棉、針對香港《國安法》,亦不過是打壓中國大計的其中兩隻棋子而已。

最近黎智英案續審,黎智英親自上庭作供,現在仍在辯方自我盤問的過程中,但內容已相當精彩,包括黎智英承認向美國政要表述贊成向中國和香港制裁的立場。例如在12月17日,辯方在庭上展示黎智英與助手 Mark Simon 於2020年7月15日的WhatsApp通訊對話,顯示 Mark Simon 告訴黎智英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助手 Mary Kissel,對有媒體指黎智英希望美國勿與香港完全切斷關係的立場感到困惑,美國想了解黎智英的想法。

黎智英回覆助手 Mark Simon 表示,「焦點應放在中國,應制裁中國以阻止其壓制香港,經細想後認為美國撤銷香港特殊地位做法是正確的,因一旦『中美脫勾』,香港將成為中國通向國際的出路,若把香港此出路封閉,將更容易逼使中國答應美國提出的要求」。黎的助手Mark Simon回應話,會將黎的意見轉達予卿蓬佩奧的助手Mary Kissel。

在法庭上,法官社麗冰亦曾問及,黎智英在訪談節目中曾呼籲國際社會應該改變中國。黎智英在庭上回應說他指的「改變中國」,意指中國的價值要「融入」世界的價值,並非指中國要完全放棄其價值。法官杜麗冰追問,說黎在節目中並非這樣說,指「黎智英要改變中國,否則中國會改變我們。」黎辯稱因訪問比較突然,所以沒法說明細節。

法官杜麗冰亦質問,黎智英所說的「融入」,應該是雙方「給予和接受」的情況,但黎智英想要改變中國。杜官以穆斯林宗教作比喻,黎智英是要改變穆斯林的宗教以融入。但黎辯稱融入和改變是一樣,融入即是改變。

這些要求制裁中國、改變中國的言論,很明顯符合美國的利益,至於是否符合香港的法律,就要由法庭來判定了。

第二,效果。有些人相信制裁中國就能達至民主自由的效果,有些人相信制裁新疆棉就能做到解放新疆童工的效果,但現實上完全不是這樣一回事。最近媒體就走訪了位於烏魯木齊的天山毛紡織公司,他們因為被美國制裁,生意急跌3成,員工由700人減至現在的約500人,即是說有約200名主要是維族的工人失業了。這個就是制裁的實際效果,美國的制裁沒有解放了子虛烏有的童工,只是令新疆人失業。

第三,逆向思維。我們的國家並不是坐以待斃,任由美國宰割。美國越對新疆作出制裁,國家支持新疆的力度就越大。可以看看國家支持新疆的效果,去年中國經濟整體增長5.2%,但單是新疆的經濟增長有6.8%; 今年頭3季中國經濟整體增長4.8%,新疆的增長有5.5%。新疆近年的增長優於全國平均,固然因為新疆人的不懈努力,亦因為有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如果美國一聲制裁,新疆的經濟就崩潰,美國就達成其制裁新疆以打擊中國的目的,但國家偏偏不讓這種情況發生。

特朗普快將上台,香港不少人都擔心特朗普會同樣制裁香港,我就有一個逆反思維,美國若對香港實施新的制裁,固然會讓香港的經濟和投資市場急跌,但是亦會激發阿爺大力支撐香港,急跌之後必有急升,危機和機會並存。最重要是要我們要對自己、對國家有信心,信心好像黃金一樣寶貴。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