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兩個月是不是常常遇到「星期一到星期五日日都落雨」,又或感覺「逢到周末長假期就落雨」?那不是錯覺,香港每逢五、六月的確都會出現梅雨天氣,天文台的「氣象冷知識」指,於五月中下旬開始,華南地區的東北季候風開始減弱,同一時間從熱帶海洋的西南季候風開始增強,兩股勢力相遇,形成一度類似低壓槽的天氣系統,通常稱為梅雨槽。隨著本港踏入雨季,上月13日香港天文台發出了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我們日常上班上學,都依靠天文台的天氣預報,究竟他們是如何做預測的?
天文台鄭楚明台長上月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暴雨預測方面,他們用上了兩方式:電腦模式和臨近預報模式。前者把觀察資料輸入電腦,再利用物理方程式,預計未來數小時至數天的轉變,但預測時間越久、準確度也會隨之下降。後者利用臨近預報,則透過雷達掃描本港附近地區的大雨及預測趨勢,每六分鐘掃描一次,天文台現正試驗一部新式且較細和便宜的雷達,可加密至每分鐘一次,但覆蓋範圍收窄,加上本港多高山阻擋,亦構成局限。台長更表示:「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頻率增多,預計未來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更趨頻密」。
氣候問題已非近年問題,極端和反常天氣今年也現端倪:4月29日是天文台首次在四月發出的酷熱天氣警告,5月2日隨即創近105年以來五月最低溫紀錄。就香港上月第一次紅雨,鄭台長在訪問時指出,因為是次降雨頗嚴重,事前曾與澳門及廣州的氣象部門開會互通消息,主要討論科學氣象議題。
為什麼不同地方的天文台要互相交通氣象議題?獲得2018年「呂志和獎-人類福祉獎」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告訴我們,天然災害和鄰近地方的天氣狀況存著因果關係,氣候變幻莫測,越多跨境氣象數據才可以更準確預測天氣變化。我們2018年到訪WMO在瑞士的總部時,其副秘書長跟我們說,他們是在做全球公益事業,讓國家透過交換天氣預報及分享知識來互助,沒有國家能獨自完成氣象任務,而這些合作可以令我們更精準預測未來7日的天氣。
WMO也與我們關係密切,香港天文台在1948年已加入WMO的前身,作為現時193個國家及地區成員之一,而台長是其常任代表,亦有不少天文台同事曾參與WMO的國際會議、研討會和工作坊等活動。在WMO統籌和推廣下,各地的氣象部門時有地區合作,如前天文台長岑智明曾告訴我們,2013年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應越南政府要求,WMO成立了包括中港日氣象中心在內的應急小組,疏散了當地約60萬人,減輕颱風的危害。
氣候變化問題加劇,本港亦不能倖免。關注氣候組織Climate Central去年10月的研究指,估計若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攝氏3度,約50個城市將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最受影響城市集中在亞洲,香港將有61%人口居住的地方被淹沒。正如鄭台長在訪問中呼籲,市民應減排減碳,節約用電,助減少極端天氣情況,一齊保護好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