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日前披露自己曾經協助策劃外國政變,為前總統特朗普引發的國會山莊動亂辯護,引發國際社會譁然,《路透社》甚至形容,事件非比尋常。
繼7月13日後,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日再度回應博爾頓的言論,批評這名美國前高官談起策劃別國政變的經歷時,毫無顧忌,頗為得意,反映推翻別國政權已經深入美國外交政策的骨髓。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
汪文斌又引用美國波士頓學院副教授奧羅克在《隱蔽的政權更疊:美國的秘密冷戰》書中寫道,在1947年至1989年的42年間,美國實施了64次隱蔽的政權更疊行動和6次公開行動。他批評,冷戰結束後,美國的政權顛覆行為並未收斂;多年來,美國在拉美制造政局動蕩,捲入「阿拉伯之春」,在歐亞地區煽動「顏色革命」,美國高官甚至直接上街支持他國反對派挑動政治對抗。
汪文斌強調,博爾頓的言論昭示人們,美國政要鼓吹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就是確保美國可以肆意對別國進行干涉和顛覆的秩序。這樣的「規則」和「秩序」無疑是博爾頓之流希望竭力維護的,但卻是世界人民所不能允許的。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
現年73歲的博爾頓是共和黨四朝元佬,曾經為列根、老布殊、小布殊和特朗普政府效力,先後擔任助理總檢察長、助理國際卿、國務次卿、常駐聯台國代表和國家安全顧問。一直以來,博爾頓被外界視為共和黨鷹派人士,倡導美國在伊朗、敘利亞、利比亞、委內瑞拉、古巴、也門和朝鮮等地採取軍事行動,實現政權更叠。
博爾頓本月12日接受CNN訪問,談到特朗普任內發生的國會山莊暴動。他認承特朗普「釋放一批暴徒」,但自己作為一個曾協助外國策劃政變的人,明白發動政變需要很多準備工作,特朗普當時沒有足夠能力發動政變。
當被問到他口中的政變是什麼時,博爾頓提到委內瑞拉,稱反對派企圖推翻非法當選的總統,但以失敗告終。他事後重申,「美國政府與此事沒有多大的關係」。
博爾頓惹來多國反感。委內瑞拉議會主席豪爾赫·羅德里格斯直斥對方瘋狂,認為他試圖加速暴力事件發生,好讓美國發動軍事入侵。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則認為,要就博爾頓的相關言論展開國際調查。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
其實,不單止博爾頓,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都試過失言。俄烏戰爭爆發後,希拉里接受美媒MSNBC採訪時,呼籲美國黑客對俄羅斯發動網絡攻擊,又透露自己擔任國務卿期間,曾經對「阿拉伯之春」做過類似的行動。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作為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出口國,馬來西亞如今被推上了中美經貿科技博弈的前線。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馬來西亞正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要求其加強對半導體行業的監管,以阻止對人工智能(AI)發展至關重要的芯片流入中國。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長扎夫爾(Zafrul Aziz)受訪時透露,美國要求馬來西亞密切監控高端英偉達芯片的流向。美方懷疑,這些芯片最終可能通過馬來西亞輾轉進入中國,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
扎夫爾表示,馬來西亞蓬勃發展的數據中心產業高度依賴英偉達芯片,為此,他已與數字部部長哥賓星(Gobind Singh Deo)組建特別工作組,強化行業監管。「美國希望我們確保每一批運來的英偉達芯片最終進入預定數據中心,而不是被轉運到其他地方。」他說。
扎夫爾
美國對先進半導體實施出口管制的背景,是妄圖阻礙中國在下一代技術領域的發展。今年初,拜登政府即將卸任前出台新規,為AI數據中心芯片設立三級許可制度,試圖封堵中國企業通過第三國獲取芯片的漏洞。然而,供應鏈的全球化特性讓追蹤芯片流向變得異常複雜。扎夫爾坦言:「從芯片製造商到分銷商,每個環節都需負責,但執行起來遠比聽起來困難。」
這場爭端的導火索之一,是近期新加坡破獲的一起涉案金額高達3.9億美元的欺詐案。三名男子被指控通過馬來西亞向中國「非法」出售含英偉達芯片的伺服器,引發了對東南亞地區「芯片黑市」的警惕。英偉達新加坡辦事處貢獻了其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銷售額,這讓美國懷疑部分芯片可能輾轉流入中國。早前新加坡警方突襲22處地點,逮捕9人,其中3人被起訴,涉案伺服器包括戴爾和超微的產品。新加坡已請求美國和馬來西亞協助調查。
扎夫爾回應稱,雖然美方認為芯片經馬來西亞流入中國,但目前調查尚未發現這些芯片抵達相關數據中心。他強調,美國也在逼迫本國企業確保芯片送達正確地點,這是整個鏈條的共同挑戰。
馬來西亞近年迅速崛起為數據中心熱點,特別是在南部柔佛州。過去一年半,英偉達、微軟和字節跳動等巨頭在當地投資超250億美元。今年1月,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簽署協議,打造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進一步鞏固其科技樞紐地位。自20世紀70年代起,馬來西亞便憑藉廉價勞動力、英語人口優勢及穩定政局,吸引英特爾等企業入駐,如今美國23%的芯片產自這裡。
AP圖片
與此同時,美國的對華政策愈發強硬。本月中,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公開要求企業及盟友配合,阻止中國獲取美國芯片,並無端指責中國AI公司DeepSeek「不當使用」美國芯片。他揚言將出口管制納入貿易協定,試圖通過長臂管轄壓迫他國順從美國意願。中方多次譴責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指其霸凌行為損害全球企業利益,破壞國際經貿秩序。
簡單總結,隨著AI時代的到來,供應鏈的每一環都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而在這場中美芯片大戰中,馬來西亞既是關鍵玩家,又是被動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