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與森林有約

博客文章

與森林有約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與森林有約

2022年10月17日 12:49 最後更新:12:58

最近大家或會看到本地港產片《緣路山旮旯》票房過千萬,可喜可賀,有好電影分享美麗的香港令人感動,我們的家園真的好美!講到漂亮的景點,呂獎最近也帶領一群青少年來到美麗的下白泥,從接觸到欣賞到愛護,由這班下一代來呼籲大家要保護大自然。

這個活動就是我們的夏令營:25位本地及少數族裔青少年,在下白泥參與一個森林戶外日營,內容包括紮竹筏比賽,「人在野」系列包括自行濾水、生火、劈柴、打獵等求生技能培訓及比賽,並一起欣賞大自然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生物品種,然後再徒手製作告示牌鼓勵以後到訪的途人一起愛護環境。

夏令營的緣起,是這兩年多的疫情令青少年的課外活動銳減,更少機會接觸大自然,尤其是對一些來自資源較為緊絀家庭的孩子,長期困在狹窄的室內空間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均有不良影響。有見及此,呂獎團隊和香港小童群益會合作舉辦了這個日營活動,讓這些青少年可以舒緩一下疫情期間的鬱悶。

不少隊員都說自己既無藝術細胞亦無美感,但本著愛護美好大自然的初心,發現創作原來可以天馬行空,只要肯嘗試,都可以製作出吸引的告示牌。

不少隊員都說自己既無藝術細胞亦無美感,但本著愛護美好大自然的初心,發現創作原來可以天馬行空,只要肯嘗試,都可以製作出吸引的告示牌。

活動讓大家在郊外舒展筋骨、放鬆心情,並在我們特別挑選的地點下白泥接觸大自然,這裡除了是著名觀賞日落之地,也是坐擁豐富天然資源的生態環境,有蠔田、候鳥補給休息的泥灘濕地、全港最大水中生物棲息的海草床、孕育無數物種的紅樹林,獨特的咸淡水交界生態觀賞彈塗魚、招潮蟹、馬蹄蟹、小白鷺、水筆仔等等,我們相信每一位香港的青年人不論種族背景,都應該有同等機會認識香港生態多樣性,然後察覺到生活裡面的小確幸,再將這份正能量傳遞開去。

青少年參加者在夏令營的遊戲中學習,透過一系列具挑戰性的團體活動,啟發大家守望相助、團結合作精神,並發掘到他們堅毅解難的潛能,令他們更了解自己,加強自信心。

當日各環節的氣氛都相當正面,例如他們會主動提供意見,而且極具創意;同時尊重、聆聽其他人,當見到有來自不同種族背景的組員遇到困難,又會主動伸出援手、互相鼓勵支持對方。

此外,這些青少年透過活動意識到大自然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只要作出小小改變,例如源頭減廢、自備餐具、棄用膠袋,就可以為美麗的大自然出一分力。

最初團隊也擔心,一天的活動能否帶給這些青少年一些重要的技能和改變。陪伴他們度過日營後,觀察到他們在心態上的轉變, 原來真的是「態度決定高度、心態決定境界」。

有位南亞裔小隊員由當初很害羞、不願說話,到活動中段與其他人混熟,非常主動積極,不夠體力泵水亦沒有想過假手於人,不斷重新嘗試直到成功為止,還在大喊「I'll never give up」為自己加油。

另外一位小隊員,當天在活動回顧時說,她學到最重要的是「團隊合作精神」和「勇於挑戰自己」,跳出舒適圈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做得到的,以過來人的身份說「一定要肯去嘗試才可以發掘自己的興趣和專長」。

他們的投入、享受和得著,都鼓舞著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呂獎將會不遺餘力,繼續舉辦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受惠。同時亦希望透過宣傳,啟發更加多社會上有能力的人士,共同以更多不同形式去支持、栽培青少年,宣揚社會的正能量。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