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志.自然》講座邀專家學者分析本港環保趨勢 籲環保與發展雙贏

社會事

《香港志.自然》講座邀專家學者分析本港環保趨勢  籲環保與發展雙贏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志.自然》講座邀專家學者分析本港環保趨勢 籲環保與發展雙贏

2024年07月22日 21:34 最後更新:22:18

香港地方志中心與中華書局再度攜手合辦的2024書展主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22日下午順利舉行。講座由《香港志.自然》「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其中三位作者:香港大學客席教授、前環保署副署長、IESG Technologies Ltd 聯合創辦人區偉光教授、香港大學客席教授、香港濕地保育協會創辦人劉惠寧,以及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擔任主講嘉賓,分別以退休政府官員及民間團體的視角,分析香港環境保育的歷史、現況及趨勢。講座吸引110名左右公眾及媒體參與。

主題講座由《香港志》自然部類《建置與地區概況》三位參與《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的作者區偉光、劉惠寧、蘇國賢擔任主講嘉賓,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及對談;中心助理編輯主任李慶餘主持。

主題講座由《香港志》自然部類《建置與地區概況》三位參與《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的作者區偉光、劉惠寧、蘇國賢擔任主講嘉賓,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及對談;中心助理編輯主任李慶餘主持。

《香港志.自然》:全景式自然歷史專著

更多相片
主題講座由《香港志》自然部類《建置與地區概況》三位參與《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的作者區偉光、劉惠寧、蘇國賢擔任主講嘉賓,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及對談;中心助理編輯主任李慶餘主持。

主題講座由《香港志》自然部類《建置與地區概況》三位參與《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的作者區偉光、劉惠寧、蘇國賢擔任主講嘉賓,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及對談;中心助理編輯主任李慶餘主持。

(左起)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編輯黎耀強、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營運) 張梨珊、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周建華、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劉蜀永、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講者蘇國賢、講者區偉光、講者劉惠寧、香港地方志中心推廣委員會委員紀文鳳、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部總監孫文彬、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香港地方志中心助理總編輯羅家輝。

(左起)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編輯黎耀強、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營運) 張梨珊、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周建華、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劉蜀永、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講者蘇國賢、講者區偉光、講者劉惠寧、香港地方志中心推廣委員會委員紀文鳳、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部總監孫文彬、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香港地方志中心助理總編輯羅家輝。

一眾嘉賓前來聆聽《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講座。

一眾嘉賓前來聆聽《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講座。

區偉光的演講主題為「香港環境政策的演變:從洗太平地及寂靜的春天說起」。

區偉光的演講主題為「香港環境政策的演變:從洗太平地及寂靜的春天說起」。

劉惠寧的演講主題為「香港自然保育的今昔與成效」。

劉惠寧的演講主題為「香港自然保育的今昔與成效」。

蘇國賢的演講主題為「香港植林歷史」。

蘇國賢的演講主題為「香港植林歷史」。

李慶餘擔任主持,介紹《香港志・自然》最新出版三卷:「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與生態」及「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李慶餘擔任主持,介紹《香港志・自然》最新出版三卷:「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與生態」及「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三位講者獲頒香港貿易發展局代表贈送的紀念品,並與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劉蜀永(右二)及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部總監孫文彬(左一)合影留念。

三位講者獲頒香港貿易發展局代表贈送的紀念品,並與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劉蜀永(右二)及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部總監孫文彬(左一)合影留念。

講座吸引110名左右公眾及媒體參與,現場座無虛席。

講座吸引110名左右公眾及媒體參與,現場座無虛席。

本次講座圍繞香港地方志中心2023年底推出的《香港志.自然》內容而展開。該系列志書約140萬字,合共五卷,分別為:建置與地區概況、人口、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香港志.自然》由全港67位專家學者參與編撰及擔任評審,以全景方式記錄從古至今香港地理與環境的發展和演變,可謂香港自然歷史的百科全書。《香港志.自然》引證香港與國家在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方面的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極具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左起)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編輯黎耀強、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營運) 張梨珊、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周建華、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劉蜀永、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講者蘇國賢、講者區偉光、講者劉惠寧、香港地方志中心推廣委員會委員紀文鳳、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部總監孫文彬、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香港地方志中心助理總編輯羅家輝。

(左起)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編輯黎耀強、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營運) 張梨珊、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周建華、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劉蜀永、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講者蘇國賢、講者區偉光、講者劉惠寧、香港地方志中心推廣委員會委員紀文鳳、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部總監孫文彬、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香港地方志中心助理總編輯羅家輝。

一眾嘉賓前來聆聽《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講座。

一眾嘉賓前來聆聽《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講座。

三位權威學者回顧香港環保歷史

區偉光的演講主題為「香港環境政策的演變:從洗太平地及寂靜的春天說起」。區偉光分享在國際的環保大環境下香港環境政策的誕生和演變,以及環保架構的形成。由70、80年代汚染的歲月,到環境逐步改善,藍天及維港渡海泳再現的歷程,區偉光認為「預防勝於治療」。他分享了天水圍新市鎮及香港國際濕地公園、古洞新市鎮及塱原自然保育公園、新機埸及跨境鐵路與海岸公園及濕地保護區相互促進的案例,呼籲「環保與發展雙贏思維,共同締造充滿生氣的春天」。

區偉光的演講主題為「香港環境政策的演變:從洗太平地及寂靜的春天說起」。

區偉光的演講主題為「香港環境政策的演變:從洗太平地及寂靜的春天說起」。

劉惠寧以「香港自然保育的今昔與成效」為主題。他首先提出,香港的生物多樣性具全球重要性;並分析香港從「荒岩」變成生物多樣性熱點的三大原因:大自然自愈能力、物理環境因素,及多年的保育工作。他介紹保育工作的相關法例及行動計劃,以及平衡發展與保育的機遇與挑戰。劉惠寧倡議:「制定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包括建立補償機制、修復多功能濕地、恢復森林等,從而為大自然、氣候和人類提供共贏的解決方案。」

劉惠寧的演講主題為「香港自然保育的今昔與成效」。

劉惠寧的演講主題為「香港自然保育的今昔與成效」。

蘇國賢主講「香港植林歷史」。據考古證據顯示,一萬年前香港曾是茂密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而自從人類文明伊始,原始森林即遭到破壞。如今,香港三分之一的野生樹種稀有或面臨滅絕。蘇國賢回顧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及戰後的植林工作,並透過天然次生林與植林的對比,指出「植林的生物多樣性低,而且不利天然演替,最終面臨消失」。他建議選擇合適的樹種以增加多樣性及穩定性。

蘇國賢的演講主題為「香港植林歷史」。

蘇國賢的演講主題為「香港植林歷史」。

在對談環節,三位講者分享了對環保事業官民合作的看法和經驗。區偉光認為應發揮機動效應轉危為機;劉惠寧呼籲政府制定環保政策時應與不同界別共同商討;而蘇國賢則指出政府與環保團體並非對立關係,雙方的共同目標是協調配合,將香港建設得更好。

李慶餘擔任主持,介紹《香港志・自然》最新出版三卷:「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與生態」及「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李慶餘擔任主持,介紹《香港志・自然》最新出版三卷:「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與生態」及「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三位講者獲頒香港貿易發展局代表贈送的紀念品,並與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劉蜀永(右二)及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部總監孫文彬(左一)合影留念。

三位講者獲頒香港貿易發展局代表贈送的紀念品,並與香港地方志中心副總編輯劉蜀永(右二)及香港地方志中心編輯部總監孫文彬(左一)合影留念。

講座吸引110名左右公眾及媒體參與,現場座無虛席。

講座吸引110名左右公眾及媒體參與,現場座無虛席。

往下看更多文章

密集恐懼!40噸死魚「反肚」塞爆希臘港口 傳惡臭專家揭原因

2024年09月01日 15:20 最後更新:15:56

希臘中部的旅遊港口城市沃洛斯海面近日漂浮著數十萬條死魚,「反肚」塞爆希臘港口,並散發陣陣惡臭,專家揭露當中原因。

40噸死魚「反肚」塞爆希臘港口

據《衛報》報導,沃洛斯當地官員和居民於28日出動怪手、卡車和拖網漁船,忙於清理死魚,以免氣味影響附近的餐廳和飯店。在過去的24小時內,他們已經清理了超過40噸的魚屍。

魚屍擴散數公里

市議員利姆尼奧斯(Stelios Limnios)表示,魚屍擴散了數公里,不僅影響了沿岸地區,還包括了帕加塞蒂克灣(Pagasetic Gulf)的中心地帶,該地區周邊都是度假村。

散發惡臭 影響當地生態

市長比奧斯(Achilleas Beos)表示,魚屍的臭味難以忍受,也可能對當地的物種和環境造成傷害。他批評政府未能及時處理問題,導致問題擴散到當地。

據悉,沃洛斯的餐飲業已經受到影響。餐廳老闆巴科伊亞尼斯(Dimosthenis Bakoyiannis)表示,由於去年的洪水災情,今年夏天遊客減少,餐廳營業額下降了80%。當地餐廳和酒吧協會主席斯特凡努(Stefanos Stefanou)表示,「這些死魚的情況將對我們構成嚴重影響。之後還會有誰會來我們的城市?」

專家:湖泊淡水魚無法在鹽水中生存

專家解釋,這次大規模魚群死亡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去年色薩利平原(Thessaly)北部的歷史性洪水。當時,一座1962年幾乎被排乾的湖泊重新充水,甚至擴大了原來的三倍,但之後湖水面積逐漸縮小,迫使湖中的淡水魚隨著河水湧入沃洛斯港口,但無法在鹽水中生存,結果紛紛喪生。

AP圖片

AP圖片

專家認為,當時應該在湖泊通往沃洛斯的河口設置防護網。市長比奧斯也認為,這是政府部門的疏忽,當地檢察官已經啟動調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