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紡織業大爆發!貨車排隊3小時等裝貨!印度恐怕要倒退5年

博客文章

內地紡織業大爆發!貨車排隊3小時等裝貨!印度恐怕要倒退5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內地紡織業大爆發!貨車排隊3小時等裝貨!印度恐怕要倒退5年

2020年10月29日 11:59 最後更新:12:01

不控制好新冠疫情,所付出的經濟代價,並不是事前可以想像得到。其中一個受害者是印度。

在地球那一邊,印度疫情爆發不止,昨天新增確診4.4萬例,累計確診799萬例,是僅次美國全球第二多人確診的國家。有專家分析印度疫情嚴重低估,實際確診人數10倍以上也不止。工廠長期停工,廠家唯有撤離。

在地球的這一邊的中國,從9月份開始,淅江紡織公司的的訂單呈現爆發式增長,現在過來的訂單至少要一個月後才能交貨。

央視財經記者走訪了江浙地區的紡織企業,了解具體情況。

浙江的紡織業企業產值暴增。

浙江的紡織業企業產值暴增。

在位於浙江義烏的一家生產家紡產品的企業里,記者看到幾十平米的車間里,10多位工人正忙碌地趕制著桌布。

浙江金華橫崗家紡有限公司總經理舒介武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生產桌布、抱枕套等家紡用品,是一家剛成立4年的小企業。今年3月份的時候,他還在為工人的工資發愁,沒想到近期居然接到了來自國際品牌ZARA的訂單。

舒介武話,新訂單來自印度、越南也有,客戶跟我們說,這麼大的量,外地的工廠可能完成不了,後來過了大概一個月左右,客戶又說那邊的工廠可能因為疫情要停工。

舒介武告訴記者,為了接下這個訂單,他反反復復給客戶寄了10多次樣品,最終成功接下幾十萬桌布的訂單,而這一個訂單就佔到公司總產量的60%。

江蘇服裝業同樣火爆。

江蘇服裝業同樣火爆。

在江蘇盛澤的一家服裝企業裏,記者同樣看到了忙碌的景象。企業負責人說由於目前國外疫情依然比較嚴峻,很多生產廠家處於停工狀態,導致交不出貨。

而國內紡織行業,開機率基本已經恢復到了九成以上,所以很多訂單開始回流。而這些回流訂單中又以毛巾、家紡、家居服等消耗品為主。

數據顯示,1-8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1874.1億美元,同比增長5.6%。僅8月份,全國紡織品出口額147.2億美元,同比增長47%;服裝出口額16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實現年內首次月度正增長。

下游訂單的火爆,也帶動了上游原料量價齊升。

紡織原料銷售火爆,貨車排隊裝貨。

紡織原料銷售火爆,貨車排隊裝貨。

在江蘇盛澤的一家紡織原料生產企業的門口,記者看到,一輛輛裝滿了化纖原料的大貨車,正排著隊等待出廠。廠區的空地上還排著不少等待裝貨的貨車。

司機胡師傅告訴記者,等了近3小時,終於輪到他裝貨了。

江蘇貨車司機 胡師傅:一天要跑好幾趟,有些排隊都來不及。最忙是加夜裝貨,晚上也裝貨,8月開始忙的,一直到現在每天都是挺忙的。

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排隊的場面已經好久沒見到了,從9月份開始,公司的訂單呈現爆發式增長。公司主要的產品是滌綸長絲,這是目前市面上很多服裝、家紡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現在過來的訂單至少要一個月後才能交貨。

江蘇盛虹化纖營銷中心總經理 朱軍營:我們持續了20多天,每天產銷率都超過100%,現在庫存是今年的最低位。雙11的準備,電商這一塊需求量非常大,冬天用的絨類產品供不應求,下遊客戶的產品也是供不應求。

除了訂單量增長,原材料的價格也在漲。數據顯示,國慶節後滌綸長絲市場表現火爆。截至到10月16日,滌綸POY、滌綸DTY、滌綸FDY價格相比9月價格底部,分別上漲了500/噸、350/噸、550元/噸。其他原料如棉花、氨綸、粘膠等化纖價格也在上漲。

如今除了歐美之外,南亞疫情非常嚴重,印度這個大國首當其衝,外界估計廠家將生產外移後,沒有3至5年不會回頭。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一份標注「秘密」的美國防部文件近日曝光,將中國列為「唯一的步調威脅」,要求美軍全力盯防台海並「外包」其他戰區風險。然而,既要全球收縮又要威懾四方,這份被指照搬保守派智庫的戰略指南,就連美國議員都直呼「睇唔明」。

密件核心:台海與本土防禦成最高優先級

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29日報道披露,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近日簽署的一份秘密內部指導備忘錄顯示,美國把中國視作所謂「唯一的步調威脅」,將阻止中國大陸「奪取」台灣和加強本土防禦作為首要任務,為此寧願減少在歐洲、中東等地軍事存在並接受由此帶來的「風險」,同時要求盟友承擔更多防衛責任,俄羅斯威脅主要由歐洲負責。

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AP圖片

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AP圖片

這份文件名為《臨時國家國防戰略指導意見》(Interim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ic Guidance),在大多數段落中標有「秘密/禁止外國人接觸」字樣,於3月中旬在整個國防部內分發,並由赫格塞思簽署。

文件為國防部高級官員設定了優先級框架並提出了執行該工作的願景,還指示軍方在打擊非法移民和毒品販運中發揮更直接作用。

報道稱,儘管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均將中國視為美國「最大威脅」,並調整軍事力量以準備和遏制太平洋地區的衝突。但赫格塞思簽署的這份最新指南非同尋常,它將中國大陸可能進攻台灣視作優先於其他風險的核心事態,將龐大的美國軍事架構重新定位於印太地區。

赫格塞思在文件中炒作:「中國是(美國)國防部的唯一步調威脅,阻止中國(大陸)對台灣形成既成事實的『奪取』——同時防禦美國本土,是國防部的唯一首要情景。」

美菲防長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 AP圖片

美菲防長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 AP圖片

根據這份指導意見,鑒於人員和資源的限制,五角大樓將「在其他戰區承擔風險」,並向歐洲、中東和東亞的盟友施壓,要求他們增加國防開支,以承擔起對來自俄羅斯、朝鮮和伊朗威脅的大部分威懾責任。

文件稱,五角大樓在規劃有關大國戰爭的應急方案時僅考慮與中國的衝突,稱俄羅斯的威脅主要由歐洲盟友應對。

此外,拜登政府2022年《國家防禦戰略》強調聯盟在對抗俄羅斯「侵略」時發揮的作用,稱「互利聯盟和盟友是我們最大的全球戰略優勢」。而赫格塞思的指導文件則表示,北約必須承擔「遠大於以往」的防衛責任,因為美國將把優先事項轉向他處,無法提供足夠的軍力。

美國國防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省錢霸權」遭國會拷問,智庫「影子文件」浮出水面

一名看過這份文件的民主黨議員助手透露,這份指導意見已提交給國會國家安全委員會,但兩黨議員都對這份指南感到困惑。這位助手指出,該指導意見呼籲美國從包括中東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撤軍,但政府卻一直專注於展示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火力威懾,並向伊朗施壓。

這位助手說:「一方面我們希望美國在世界上擁有強大的實力和軍事主導地位,我們想無處不在,但另一方面又不想去任何地方,這兩者之間存在矛盾……這是不一致的,對他們來說,據此制定戰略將很困難。」

《華盛頓郵報》認為,這份文件寬泛且有時帶有黨派色彩地詳細闡述了特朗普為應對並贏得與中國的潛在戰爭、以及保護美國免受包括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在內的「近鄰」地區威脅所做的設想。這份文件帶有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的明顯痕跡,在某些方面幾乎是該智庫去年「2025計劃」報告的逐字複製品。

所謂「2025計劃」的核心是,對內,美國保守派要發動一場針對自由派的全面「文化戰爭」,打擊涉及LGBTQ的各種「政治正確」,回歸傳統的、保守派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並且大規模改組美國政府部門,確保美國政府各級官僚體系能夠嚴格執行特朗普的意志。尤其是涉華部分,充斥著對中國政治制度、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深深的偏見、敵意甚至是仇恨,鼓吹在經濟、教育和文化等各領域跟中國「全面脫鈎」。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分析,該指導意見其中的幾段內容與傳統基金會去年的報告極其相似,有些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傳統基金會那份報告的合著者之一亞歷山大·韋萊斯-格林(Alexander Velez - Green)如今正在五角大樓擔任高級政策官員。

傳統基金會去年8月發佈的那份報告建議,五角大樓應優先考慮三個核心問題:阻止台灣「遭入侵」、本土防禦以及增加盟友與合作夥伴的防務責任——這些都與赫格塞思的指導意見如出一轍。

上述國會助手說,國會山的工作人員很容易看出這份文件受到了傳統基金庫的影響。

傳統基金會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中方嚴正回應美方「中國威脅」劇本

特朗普。AP圖片

特朗普。AP圖片

特朗普「二進宮」僅兩個多月,已頻頻在中美關係上製造事端。當地時間3月25日,美國情報機構再度炮製出一份涉華報告,大肆渲染所謂「中國是美國面臨的最大軍事和網絡威脅」。

報告炒作稱,中國大陸在高超音速武器、網絡戰、人工智能(AI)及核武庫等方面能力不斷提升,目標是到203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AI領導者,在奪取台灣和威懾美國軍事干預方面,可能正取得「穩步但並不均衡的進展」。

3月25日,多名美情報機構高官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聽證會。AP圖片

3月25日,多名美情報機構高官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聽證會。AP圖片

在報告發佈後的聽證會上,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在聽證會上稱,中國是美國「最有能力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軍方正在部署先進的能力,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隱形飛機、先進潛艇、更強大的太空和網絡戰資產,以及更大的核武器庫」。

對於美方老調重彈炒作所謂「中國威脅」,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駁斥稱,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誇大中國的威脅,以此作為維持美國軍事霸權的藉口。

劉鵬宇強調:「中國決心成為世界和平、穩定和進步的力量,也決心捍衛我們的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