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深圳爆笑橫額「一起苗苗苗」上熱搜 了解什麼是全民動員有效體制

博客文章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從深圳爆笑橫額「一起苗苗苗」上熱搜 了解什麼是全民動員有效體制

      2021年03月31日 08:33 最後更新:10:16

      為了呼籲市民打疫苗,內地政府會去到幾盡?深圳竟然出動一條「有聲」橫額!這條「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的橫額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就連央視主播李梓萌在播報新聞的時候,都不由自主唱出來。

      深圳鹽田區爆笑橫額「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

      深圳鹽田區爆笑橫額「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

      3月29日,免費新冠疫苗在深圳全面開打,除453家機構外,全市還增設21個大中型集中接種點,街頭貼了多種呼籲市民接種的橫額,這條改編內地網紅歌曲《學貓叫》的橫額就是其中之一。

      李梓萌播新聞時演唱這條爆笑橫額。

      李梓萌播新聞時演唱這條爆笑橫額。

      不少網民表示,這句口號不單好笑還有人情味,忍不住就跟唱,效果比一本正經的橫額好得多,形容是一條「有聲」橫額:「一條宣傳語竟然可以發聲音」。

      更有網民接龍創作:「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打完疫苗撒個嬌,哎喲苗苗苗苗苗。我的心臟砰砰跳,臉上堅持著微笑。」

      深圳衛健委趁著「一起苗苗苗」走紅網絡,公開了其他吸睛的接種疫苗口號,包括「2021年頭等大事,接種新冠疫苗」「建立全民免疫,需要你的一『臂』之力」等等,呼籲市民「來深圳這21個場子一起嗨」。

      深圳大學臨時接種點。

      深圳大學臨時接種點。

      除了開放453家可預約新冠疫苗接種的社康中心後,深圳市衛健委公佈了在醫院、體育館、戶外廣場、文體中心等地新增21個大中型臨時接種點,450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市級支援醫療隊分期分批支援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所有年齡在18-59歲的內地居民都可以到接種點免費打針,不限戶籍。據部署,深圳日接種量將超10萬人。

      平湖醫院臨時接種點。

      平湖醫院臨時接種點。

      深圳作為一座有著2000萬人口的大型城市,面臨著做好千萬人口疫苗接種的「大考」。爆笑橫額以年輕人熟悉的角度上熱搜,央視主播都跟唱助力宣傳,可見內地政府面對接種疫苗這場「大考」,同當初抗疫進入「戰時狀態」一樣,都是打足十二分精神對待,採用各種有效的辦法全民動員。內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高效體制,就係咁展示出來啦。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一份標注「秘密」的美國防部文件近日曝光,將中國列為「唯一的步調威脅」,要求美軍全力盯防台海並「外包」其他戰區風險。然而,既要全球收縮又要威懾四方,這份被指照搬保守派智庫的戰略指南,就連美國議員都直呼「睇唔明」。

      密件核心:台海與本土防禦成最高優先級

      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29日報道披露,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近日簽署的一份秘密內部指導備忘錄顯示,美國把中國視作所謂「唯一的步調威脅」,將阻止中國大陸「奪取」台灣和加強本土防禦作為首要任務,為此寧願減少在歐洲、中東等地軍事存在並接受由此帶來的「風險」,同時要求盟友承擔更多防衛責任,俄羅斯威脅主要由歐洲負責。

      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AP圖片

      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AP圖片

      這份文件名為《臨時國家國防戰略指導意見》(Interim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ic Guidance),在大多數段落中標有「秘密/禁止外國人接觸」字樣,於3月中旬在整個國防部內分發,並由赫格塞思簽署。

      文件為國防部高級官員設定了優先級框架並提出了執行該工作的願景,還指示軍方在打擊非法移民和毒品販運中發揮更直接作用。

      報道稱,儘管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均將中國視為美國「最大威脅」,並調整軍事力量以準備和遏制太平洋地區的衝突。但赫格塞思簽署的這份最新指南非同尋常,它將中國大陸可能進攻台灣視作優先於其他風險的核心事態,將龐大的美國軍事架構重新定位於印太地區。

      赫格塞思在文件中炒作:「中國是(美國)國防部的唯一步調威脅,阻止中國(大陸)對台灣形成既成事實的『奪取』——同時防禦美國本土,是國防部的唯一首要情景。」

      美菲防長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 AP圖片

      美菲防長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 AP圖片

      根據這份指導意見,鑒於人員和資源的限制,五角大樓將「在其他戰區承擔風險」,並向歐洲、中東和東亞的盟友施壓,要求他們增加國防開支,以承擔起對來自俄羅斯、朝鮮和伊朗威脅的大部分威懾責任。

      文件稱,五角大樓在規劃有關大國戰爭的應急方案時僅考慮與中國的衝突,稱俄羅斯的威脅主要由歐洲盟友應對。

      此外,拜登政府2022年《國家防禦戰略》強調聯盟在對抗俄羅斯「侵略」時發揮的作用,稱「互利聯盟和盟友是我們最大的全球戰略優勢」。而赫格塞思的指導文件則表示,北約必須承擔「遠大於以往」的防衛責任,因為美國將把優先事項轉向他處,無法提供足夠的軍力。

      美國國防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省錢霸權」遭國會拷問,智庫「影子文件」浮出水面

      一名看過這份文件的民主黨議員助手透露,這份指導意見已提交給國會國家安全委員會,但兩黨議員都對這份指南感到困惑。這位助手指出,該指導意見呼籲美國從包括中東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撤軍,但政府卻一直專注於展示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火力威懾,並向伊朗施壓。

      這位助手說:「一方面我們希望美國在世界上擁有強大的實力和軍事主導地位,我們想無處不在,但另一方面又不想去任何地方,這兩者之間存在矛盾……這是不一致的,對他們來說,據此制定戰略將很困難。」

      《華盛頓郵報》認為,這份文件寬泛且有時帶有黨派色彩地詳細闡述了特朗普為應對並贏得與中國的潛在戰爭、以及保護美國免受包括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在內的「近鄰」地區威脅所做的設想。這份文件帶有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的明顯痕跡,在某些方面幾乎是該智庫去年「2025計劃」報告的逐字複製品。

      所謂「2025計劃」的核心是,對內,美國保守派要發動一場針對自由派的全面「文化戰爭」,打擊涉及LGBTQ的各種「政治正確」,回歸傳統的、保守派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並且大規模改組美國政府部門,確保美國政府各級官僚體系能夠嚴格執行特朗普的意志。尤其是涉華部分,充斥著對中國政治制度、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深深的偏見、敵意甚至是仇恨,鼓吹在經濟、教育和文化等各領域跟中國「全面脫鈎」。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分析,該指導意見其中的幾段內容與傳統基金會去年的報告極其相似,有些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傳統基金會那份報告的合著者之一亞歷山大·韋萊斯-格林(Alexander Velez - Green)如今正在五角大樓擔任高級政策官員。

      傳統基金會去年8月發佈的那份報告建議,五角大樓應優先考慮三個核心問題:阻止台灣「遭入侵」、本土防禦以及增加盟友與合作夥伴的防務責任——這些都與赫格塞思的指導意見如出一轍。

      上述國會助手說,國會山的工作人員很容易看出這份文件受到了傳統基金庫的影響。

      傳統基金會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中方嚴正回應美方「中國威脅」劇本

      特朗普。AP圖片

      特朗普。AP圖片

      特朗普「二進宮」僅兩個多月,已頻頻在中美關係上製造事端。當地時間3月25日,美國情報機構再度炮製出一份涉華報告,大肆渲染所謂「中國是美國面臨的最大軍事和網絡威脅」。

      報告炒作稱,中國大陸在高超音速武器、網絡戰、人工智能(AI)及核武庫等方面能力不斷提升,目標是到203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AI領導者,在奪取台灣和威懾美國軍事干預方面,可能正取得「穩步但並不均衡的進展」。

      3月25日,多名美情報機構高官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聽證會。AP圖片

      3月25日,多名美情報機構高官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聽證會。AP圖片

      在報告發佈後的聽證會上,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在聽證會上稱,中國是美國「最有能力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軍方正在部署先進的能力,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隱形飛機、先進潛艇、更強大的太空和網絡戰資產,以及更大的核武器庫」。

      對於美方老調重彈炒作所謂「中國威脅」,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駁斥稱,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誇大中國的威脅,以此作為維持美國軍事霸權的藉口。

      劉鵬宇強調:「中國決心成為世界和平、穩定和進步的力量,也決心捍衛我們的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