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消息人士強調政府財政穩健 有3招防大鱷狙擊

博客文章

消息人士強調政府財政穩健  有3招防大鱷狙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消息人士強調政府財政穩健 有3招防大鱷狙擊

2025年02月26日 19:28 最後更新:19:36

特區政府公布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年內仍有670億元赤字。據了解,特區政府為了避免國際大鱷借機大做文章,正嚴陣以待,有3招防大鱷狙擊香港,其中包括與評級機構溝通,向他們說明政府發債並不是作為經常性開支,本港財政健政穩健。

財爺陳茂波修訂2024/25年度赤字至872億元,2025/26年度赤字預算為670億元,未來5年發債規模增加,由之前預期的2027/28年度發債1350億元、2028/29年度950億元,調高至2027/28年度1950億元,其後兩年發債也達1900億元。由於香港一直都以發短債為主,到最後一年1900億的發債中其實有1300億是用於償還之前的債務。

但當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增加,不能排除評級機級也受美西方影響,國際大鱷有機會趁機發難,衝擊香港的穩定。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當局曾與評級機構溝通,評級機構了解到特區政府發債不涉及政府經常開支,而是只為公共工程融資,而且發債規模僅佔本地生產總值(GDP)16.5%,在發達經濟體中屬健康水平,表明特區政府財政穩健。

除了與評級機構充份溝通,港府也3大招,第一,設立監察點,每天監察證券市場,包括現貨市場及衍生產品,看是否有異動,是否有對沖基金或投機者聯合行動 ; 第二,消息人士指,香港有充份的緩衝,本港金融體系流動性有163%,資金充足率121%,雖然部份銀行涉及內房借貸,但銀行整體壞帳率僅2%,金融體系處健康水平。

第三,特區政府與中央保持緊密聯絡,萬一出現極端情況,有不同預案應對,消息人士說,特區政府保持「高度警惕,充份準備。」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多間媒體引述接近長和高層消息人士稱,長和暫緩出售巴拿馬兩個港口,下星期不會簽訂任何協議。

長和月初宣布,與美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簽訂原則性協議,出售包括巴拿馬碼頭業務等海外碼頭業務。根據3月4日的協議,4月2日原是長和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就出售巴拿馬兩個港口正式簽約日期。

《彭博》早幾日亦放風指,長和力爭於4月2日與買方簽定協議。

據了解,下星期不簽約並不意味著交易被取消,而是因為交易的複雜性,仍有重要細節尚待決定。

據大公文匯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回覆查詢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反壟斷執法二司,負責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負責查處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案件,查處未達申報標準但可能排除、限制競爭的經營者集中案件。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監督執行經營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條件。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和合規工作。

高人話,今次國家部門發聲了,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確認, 正就有關交易,進行反壟斷調查。顯示國家認真對待相關事件,會嚴肅查處交易有無限制航運業競爭的壟斷行為。

高人亦話,過去港澳辦雖然轉發過《大公報》的文章,但始終是轉發媒體的評論,但今次由國家主管部門正式開口,顯見事件的嚴重性 ,有關方面應該好自為之。

媒體引述長和公司消息人士話,將不會如早前傳聞那樣,在4月2日完成交易,未知是否和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審查交易有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