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就職演講 冀融合醫學與藝術以「鼎新」帶動「革故」

社會事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就職演講 冀融合醫學與藝術以「鼎新」帶動「革故」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就職演講 冀融合醫學與藝術以「鼎新」帶動「革故」

2024年04月26日 21:07 最後更新:21:07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獲頒授「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教授席,以表彰他在研究、應用及普及尖端內鏡及機械人外科技術治療上消化道癌症的成就。

正如趙偉仁曾經說過,「在目前的機械人手術操作中,腹腔鏡猶如我們的眼睛,機械臂是我們雙手的延伸,外科醫生則充當大腦,操控整個手術過程。我們相信人工智能未來會成為我們的副駕,一同駕馭複雜的機械人手術。」

更多相片
CUHK Medicine FB圖片

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親繪畫作,並與中大校長段崇智及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一起贈予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主席蒙德揚,以答謝基金會的支持。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親繪畫作,並與中大校長段崇智及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一起贈予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主席蒙德揚,以答謝基金會的支持。CUHK Medicine FB圖片

出席活動的嘉賓參觀由中大團隊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系統乃趙偉仁的醫學團隊與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教授團隊的合作成果,已進入臨床測試階段。CUHK Medicine FB圖片

出席活動的嘉賓參觀由中大團隊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系統乃趙偉仁的醫學團隊與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教授團隊的合作成果,已進入臨床測試階段。CUHK Medicine FB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講解由中大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EndoR,專用於提升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手術,先後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評判嘉許特別金獎及「2023紅點獎 (Red Dot Award)」。CUHK Medicine FB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講解由中大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EndoR,專用於提升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手術,先後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評判嘉許特別金獎及「2023紅點獎 (Red Dot Award)」。CUHK Medicine FB圖片

CUHK Medicine FB圖片

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向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代表團送贈中大醫學院銀熊雕像,作為紀念品。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向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代表團送贈中大醫學院銀熊雕像,作為紀念品。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於就職演講中分享了他從接受醫學培訓和學習國畫藝術中所得之啟發,以及他在施手術、運用機械人技術和進行轉化研究時的心得和領悟。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於就職演講中分享了他從接受醫學培訓和學習國畫藝術中所得之啟發,以及他在施手術、運用機械人技術和進行轉化研究時的心得和領悟。CUHK Medicine FB圖片

CUHK Medicine FB圖片

CUHK Medicine FB圖片

作為全球知名的上消化道手術和創新內鏡及機械人外科權威,趙偉仁日前發表了就職演講,分享了他從接受醫學培訓和學習國畫藝術中所得之啟發,以及他在施手術、運用機械人技術和進行轉化研究時的心得和領悟。

趙偉仁自小對醫學和嶺南派藝術甚感興趣,他立志從醫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為了幫助他人。

趙偉仁親繪畫作,並與中大校長段崇智及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一起贈予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主席蒙德揚,以答謝基金會的支持。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親繪畫作,並與中大校長段崇智及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一起贈予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主席蒙德揚,以答謝基金會的支持。CUHK Medicine FB圖片

1994年,趙偉仁於中大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並於2009年獲得中大醫學博士學位。趙偉仁在國畫藝術的造詣與他的外科手術技巧相輔相成。他曾指出繪畫國畫和施手術一樣,均需要精心策劃和周詳部署,並講求精準的手眼協調能力。

出席活動的嘉賓參觀由中大團隊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系統乃趙偉仁的醫學團隊與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教授團隊的合作成果,已進入臨床測試階段。CUHK Medicine FB圖片

出席活動的嘉賓參觀由中大團隊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系統乃趙偉仁的醫學團隊與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教授團隊的合作成果,已進入臨床測試階段。CUHK Medicine FB圖片

他在2003年前往日本跟隨井上晴洋教授學習早期上消化道癌症的內鏡診斷和治療,並於翌年進行全港首宗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以治療早期胃癌和腸癌。此先進技術不但能保留患者的器官,更免卻患者承受傳統切除手術之苦。

研究團隊成員講解由中大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EndoR,專用於提升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手術,先後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評判嘉許特別金獎及「2023紅點獎 (Red Dot Award)」。CUHK Medicine FB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講解由中大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EndoR,專用於提升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手術,先後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評判嘉許特別金獎及「2023紅點獎 (Red Dot Award)」。CUHK Medicine FB圖片

受最喜歡科幻作品之一的《星空奇遇記》啟發,趙偉仁兒時的夢想是「勇踏前人未至之境」。今天,他已超越夢想界限,在探索早期消化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上,不斷開拓新境界。憑着其卓越研究成果,趙偉仁獲得多個全球獎項。

CUHK Medicine FB圖片

CUHK Medicine FB圖片

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於2024年成立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席,為中大60周年校慶其中一個冠名教授計劃的項目,亦是大學授予學術同仁的最高榮譽之一。這個教授席的設立是為了支持創新機械人手術研究的持續發展,為開創嶄新的醫療診斷和治療方案奠定基礎,繼而造福更多病人。

趙偉仁向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代表團送贈中大醫學院銀熊雕像,作為紀念品。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向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代表團送贈中大醫學院銀熊雕像,作為紀念品。CUHK Medicine FB圖片

中大歷年來在不同領域的項目獲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大力支持,包括於2022年在基金捐資支持下購買了手術機械人先進系統,用以克服原有系統的限制及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趙偉仁於就職演講中分享了他從接受醫學培訓和學習國畫藝術中所得之啟發,以及他在施手術、運用機械人技術和進行轉化研究時的心得和領悟。CUHK Medicine FB圖片

趙偉仁於就職演講中分享了他從接受醫學培訓和學習國畫藝術中所得之啟發,以及他在施手術、運用機械人技術和進行轉化研究時的心得和領悟。CUHK Medicine FB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大醫學院:「縮時成像培養箱」與傳統體外受精方法成效相若

2024年09月04日 17:13 最後更新:17:58

中大與英國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研究,比較「縮時成像培養箱」與傳統方法在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及篩選上的臨床成效,結果發現,兩者的成效相若。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縮時成像培養箱儘管能實現胚胎無縫監控,惟成效與傳統方法在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及篩選上無異。(左起)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潘昭頤教授、助理教授陳耀樑教授及副教授鍾佩樺醫生。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縮時成像培養箱儘管能實現胚胎無縫監控,惟成效與傳統方法在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及篩選上無異。(左起)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潘昭頤教授、助理教授陳耀樑教授及副教授鍾佩樺醫生。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耀樑表示,雖然「縮時成像培養箱」是現時體外受精服務的重要設備,但此技術並無提升體外受精的臨床成效。尋求有關服務的夫婦可多加留意服務費用,有否因為使用了縮時成像培養箱而額外收費。

陳耀樑表示,此研究提供醫學實證資料予體外受精服務中心作參考,可以更有效分配資源於對胚胎活產率有直接及可衡量影響的實驗室設備。

陳耀樑表示,此研究提供醫學實證資料予體外受精服務中心作參考,可以更有效分配資源於對胚胎活產率有直接及可衡量影響的實驗室設備。

因應不育的夫婦,體外受精是最常用的輔助生育方法。夫婦的精子與卵子會先在實驗室中結合培養成胚胎,成功培養出優質的胚胎後,便將胚胎移植到母體。中大表示,傳統的胚胎培養方法需要胚胎學家每天觀察胚胎一次,但在觀察過程中移動培養箱可能會「干擾」胚胎生長。「縮時成像培養箱」配備內置攝影機,讓胚胎學家可以重覆觀察胚胎生長情況而不導致干擾。雖然「縮時成像培養箱」已普遍應用於體外受精實驗室超過10年,其臨床效用仍存在爭議,而運用此技術的服務費用亦相對較昂貴。

圖中左邊顯示的為縮時成像培養箱的胚胎培養碟,右邊是傳統方法使用的培養碟。

圖中左邊顯示的為縮時成像培養箱的胚胎培養碟,右邊是傳統方法使用的培養碟。

研究包括1500名於香港及英國接受體外受精服務的婦女,參加者分三組接受不同的胚胎培養方式,包括「縮時成像培養箱」、不受干擾的標準靜態評估,及結合光學顯微鏡和標準培養箱的常規培養法。結果顯示,三組胚胎培養方式的胚胎活產率和臨床懷孕率並無顯著差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