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近年本港社會接連受社會事件及疫情影響,情緒病個案數字持續上升,患者不但要面對病情,更要應付他人的歧見和目光。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一項調查顯示,九成半港人認為香港社會歧視情緒病患者,對藥物治療亦有不少負面觀感,如上癮、變得呆滯、需終生服用等。有醫生指出,這些歧見會對患者造成進一步壓力,希望社會能正面認識情緒病,而近年醫學進步,藥物已有不少改善,或者不應因為對藥物誤解而對治療卻步。
是次本地調查成功以網上問卷訪問逾四千名成年港人,當中九成七人認為壓力屬於情緒病成因之一,其他包括承受逆境的能力較低和個人性格悲觀。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醫生說,情緒病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去平衡,令患者情緒受影響,並非患者可單靠自身控制,故不應將患上抑鬱症完全怪罪於患者的個性。
情緒病康復者Joey患抑鬱症期間,亦受到身邊朋友認為她不爭氣、沒法好好控制自己情緒所致。更有朋友即使起初願意照顧和陪伴她,最終卻因覺得疲累、覺得麻煩而慢慢疏遠Joey,令她感到孤立無援;她亦試過被僱主「勸退」,令她覺得無論如何努力,社會也會因她的病情而拒諸門外,令她十分氣餒。
調查更發現香港社會仍有歧視情緒病患者的情況,調查中有四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有時有、百分之一受訪者指經常有歧視情緒病患者,回答完全沒有的只有16%。當問到受訪者認為「香港社會」是否有歧視情況時,有九成半人也認為香港社會經常有和有時有歧視情緒病患者。王明爍進一步分析調查結果,指九成三人認為普遍僱主會降低聘請機會的受訪者,原因包括擔心情緒爆發、影響其他同事、擔心工作表現等。
他說,最新的治療方向是選擇一種多機制抗抑鬱口服藥物,除了增加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亦會增加與抑鬱症有關的腦部物質如多巴胺、膽鹼、組織胺和麩胺酸等,以調節腦神經傳遞信息,副作用亦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