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開始,新冠病毒Omicron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全球快速蔓延,多國流行病學數據提示,奧密克戎的傳播能力較其他變異株有所增強,並出現了一定的免疫逃逸現像,這也給中國的疫情防控帶來巨大壓力。面對新挑戰,中國現行的「動態清零」政策能否持續,又是否可行?
中國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
對此,中國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近期在接受凰鳯衛視專訪時明確指出,「動態清零」不等於追求零感染,關鍵在於快速發現快速處置。
梁萬年:「一旦被感染,我們能夠快速發現、快速處置、精准管控和有效救治。‘動態清零’也不等於零容忍。我們零容忍的是什麼呢?就是說你一旦發現有病例,你的作為慢,動作不夠快、措施不落實,那個是不容許的。」
梁萬年還指出,儘管奧密克戎的重症率和病死率相較德爾塔毒株較低,但相較普通流感仍然較高,此外,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期,病毒也在不斷變異,因此,絕不能夠掉以輕心,仍須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
梁萬年:「這個疾病必須認識到它的傳播速度快,它的受感染人群多,那麼它就很容易造成絕對數的重症乃至死亡的增加,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鳳凰衛視:「我們知道,在‘動態清零’的政策之下,內地還是出現了斷斷續續的疫情,包括近期可能是一個多點散髮的狀態,所以總體上來說您怎麼評價「動態清零」的政策效果?」
梁萬年:「中國的內地經過了幾十起的疫情,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快就能在最長潛伏期左右把疫情有效地遏制住,使它不出現連續性的傳播,它就起到作用了。」
在內地,疫苗的接種率已經超過80%,本地感染總體較少,但正因如此,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無法建立免疫屏障,反而會成為全球免疫窪地。對此梁萬年指出,中國疫苗接種率高,已經具備較高的主動免疫能力,而且疫苗對預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因此所謂免疫「窪地」、沒有免疫的假設都是不成立的。
梁萬年:「我們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的一種抗疫的理念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我們不能眼看著它的傳播力這麼快,而且還會導致重症和死亡。所以說(致病率)低是和德爾塔比,但是我們一定是要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護生命,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這是我們的理念所決定的。」
同時,梁萬年也指出,「動態清零」政策並不是永久不變的,疫情防控仍需根據疫情變化、人群的抵抗力等多種要素綜合確定。中國是以最小的社會成本,獲取最大的防控成效。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12月21日,《南華早報》援引多項民調數據指出,中國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影響力逐漸增強,並「真正贏得了」非洲國家民眾的喜愛和歡迎。
一項最新民調報告顯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數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看法,認為中國為其帶來了發展和經濟機遇。
報告指出,中國在非洲並非僅僅通過培養精英來拓展影響力,而是在非洲獲得了「真正的歡迎」,就連斯威士蘭的民眾也對中國持積極態度。斯威士蘭是唯一一個沒有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
日前,在由多哈論壇與「全球化智庫」共同舉辦的「中國在崛起的全球南方中的角色:重新定義未來的世界秩序」分論壇上,盧旺達總統卡加梅對中國大加讚賞。
「中國崛起是一件好事。它可能與其他國家一起崛起。所以,中國如何開展對外交往十分重要。它與其他國家,尤其是與非洲國家建立聯繫、開展合作是一件好事。」卡加梅稱,「現在,雙方的合作在貿易和投資方面更具價值。」他提到,盧旺達對中國的出口額從3500萬美元上升到1.5億美元。
卡加梅表示,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並不像我們與世界許多其他地區的關係那樣,附帶很多條件」。
他進一步表示:「我們一直受益於這種合作模式,以及把所有人都拉到談判桌前的態度,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是贏家。在我看來,這就是中國所呈現的。」
卡加梅日前在多哈論壇發表講話。視頻截圖
《南華早報》稱,多年來,非洲許多國家在尋求國家獨立時都得到了中國的支持,並在獨立後與中國建立了牢固的互惠互利關係。美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本月初的一項調查就反映了這一點。
根據「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公佈數據,在接受調查的近300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民眾中,對中國的正面看法與負面看法的比例約為三比一。分析指出:「中國在非洲並非僅僅通過培養精英來拓展影響力,而是真正贏得了非洲人民的喜愛和支持。」
南非東開普省,一名當地工人與中國同事正在協同工作。新華社圖片
該協會研究員安德魯·丘布表示,非洲大部分地區都對中國持積極看法,這反映出他們真心認為中國為他們帶來了發展和經濟機遇。目前,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在非洲多國投資建設了港口、鐵路和各種大型基礎設施項目。
丘布進一步表示,中國企業和金融業在非洲許多地方都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例如,坦桑尼亞等多國與中國有著長期的合作歷史,民眾也對中國普遍持積極看法。他說:「我認為,這讓人們感覺到中國正在崛起並正在做一些其他國家沒有做過的事情。」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在報告中提及,作為唯一一個沒有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斯威士蘭民眾也普遍對中國看法積極。數據顯示,受訪者中,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比例達72%,持負面看法的僅有5%。
撒哈拉以南非洲對華看法積極,斯威士蘭持正面看法的民眾佔比達72%。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
《南華早報》表示,這一數據,得到了非洲民調研究機構「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調查結果的支持。一份2022年底進行的調查表明,73%的斯威士蘭人堅信中國的經濟活動對該國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且正面看待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
公開資料顯示,斯威士蘭王國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北、西、南三面為南非所環抱,東與莫桑比克為鄰,人口約120萬。據介紹,斯威士蘭是南部非洲唯一迄今仍禁止政黨參加選舉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仍實行絕對君主制的國家之一。
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增強,引起美國警惕。12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前往非洲,開啓任內首次非洲之旅。
美媒指出,拜登此行旨在突顯美國在非洲大陸的投資,以抗衡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加深的影響力。此外,此次訪問正值拜登準備退出世界舞台、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之際,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特朗普身上,拜登也希望他的非洲之行能夠產生持久影響。
「隨著中國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拜登政府奮起直追,希望輓回頹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已經超過美國。在過去十年中,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非洲的基礎設施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另據新華社消息,卡加梅並非在多哈論壇上唯一一位盛讚中國的全球南方領導人。本屆多哈論壇為期兩天,主題為「創新勢在必行」,舉辦了數十場分論壇和研討會。多哈論壇8日閉幕。
在第22屆多哈論壇上,納米比亞總統姆本巴說,非中合作建立在互惠基礎上,而非強迫。如今,中國企業在非洲修建公路等基礎設施,而這是發達國家不願參與的。他還說,非中還加強了學術交流、教育合作等以促進文化交融、文明互鑒。
巴巴多斯總理莫特利表示,國家無論大小一律平等,都可以在多極化世界里扮演角色,面對全球挑戰,再大的國家也無法獨自面對,需要各國團結合作。
洪都拉斯外長雷納稱,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正在發展一種基於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