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明日大嶼,明日願景

博客文章

明日大嶼,明日願景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明日大嶼,明日願景

2024年01月13日 07:00

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正進行,財爺陳茂波預告2025/26年度恢復盈餘目標須再延遲,加上首季停推住宅地,令人擔憂港府財政狀況,擱置明日大嶼的聲音近日愈來愈大。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做法,首先不要忘了2000年後停止賣地,後來樓價飛升帶來的社會代價,而建造明日大嶼,不一定要政府掏腰包,市場資金也是來源。事實上,財爺旗下已成立融資辦公室,為大型項目作融資準備。

踏入2024年好消息確實不多,發展局首季不推住宅地和商業地,只推出一幅工業地,是2011年以來首次停推住宅地,及連續4季不推商業地,去年政府賣地錄6宗流標個案 ; 樓市疲弱下,不斷有建議擱置明日大嶼計劃,藉以向市場發出訊息,樓市不會供過於求,也避免庫房失血。

若擱置是為了救樓市,可能忘了2002年孫九招推出後,接著幾年樓價飛升,基層市民居住環境惡劣,因而促成社會運動的發生,雖說現在樓價向下,但不少人仍住劏房,輪候公屋隊伍仍長,宣布擱置明日大嶼,等於重蹈之前覆轍,下半年假如美國減息,樓價再向上,難道到時候又宣布重推? 港府信誓旦旦土地供應步伐不因短期市況改變,若現在又改,將打擊政府信譽。

明日大嶼是長遠發展策略,不宜因短期市況而改變。

明日大嶼是長遠發展策略,不宜因短期市況而改變。

明日大嶼造價至少5800億元,甚至可能更多,單靠政府支付當然難以應付,不過籌集資金的方法有千百種,去年的施政報告,就提出成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發展委員會,研究籌集市場資金發展大型項目。

我注意到多次當局發行的債券,包括通脹掛鈎債券,銀色債券、以至最近機場管理局發行的債券,也頗受市場歡迎,這類穩健派息,息率達4厘以上的債券,是理想投資產品。我相信,若當局就明日大嶼項目發行債券,將不乏捧場客。

到銀行辦事,經常都遇到客戶主任向我推銷各種理財產品,花多眼亂,有時候很難分辨是否值得投資,若香港這類大型項目的相關產品,看得到前景,相信對香港投資者有吸引力,資料顯示,香港銀行體系存款總額達15.6萬億港元,這些資金都有可能投資明日大嶼,甚至國際投資者,也會對這些產品感興趣,我相信財爺會設計出槓桿市場資金的方案。

如何增加政府收入,確是目前一大難題,現時環境下不宜開闢新稅種,財爺提及研究資本增值稅,我相信目前並非合適時機,亦與吸引外來資金、搶人才政策方向背馳,似乎財爺對此也十分審慎。

我覺得,一些長期未有調整的收費,或減免多時的費用,在「用者自付」的原則下,可以恢復收費,最近收到的差餉單,沒有了1000元的差餉減免,在庫房緊絀的情況下,取消差餉寬減,有助增加收入,對市民也不致產生太大影響,相信政府會找到其他開源的方法。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劉興華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公屋

往下看更多文章

精準輸入人才 適時檢討政策

2024年05月11日 07:00

一連兩天的「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周初在灣仔舉行,特首李家超在開幕致辭時說,高才通計劃可為香港帶來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佔本地生產總值1.2%。資料顯示,各類人才入境計劃合共已逾10萬人抵港,證明本港對人才有一定吸引力,輸入人才對香港有助益,但港府也要時刻留意社會及經濟變化,適時檢討政策,才能締造香港與外來人才雙贏的局面。

特首在論壇致開幕辭。

特首在論壇致開幕辭。

高才通是獲批入境比率最高的類別,因為申請者無須先有僱主聘請,截至4月中,獲批比率達81.22%,這批人是高競爭力高消費力的一群,而且60%為已婚人士,攜同家人及年幼子女到港,直接惠及面臨殺校威脅的小學。

不過,上月中當局也公布了一項調查數據,指46%的抵港高才未有就業,比例不算低,也有立法會議員關注他們是找不到工作,還是拿了身份證就離開,港府官員回應說 :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抵港高才找到工作,情況「令人鼓舞」。

這也許是觀點與角度,看半杯滿還是半杯空的問題,不過,近半的人未有工作,比例似乎也不算太低,若他們找不到工作,在港無發揮空間,早晚會離去,隨之而來的經濟效益也會消失,內地傳媒報道,不少來自內地的高才,選擇從事保險,若來港高才相當比例是從事保險銷售,那是否符合吸引高新創科和金融人才來港的政策原意呢?

當然,無論從事甚麼行業,高才的收入多不低,他們也不會領取社會福利,對香港經濟人口結構有正面影響,但若拿了身份證就離開,則對香港社會助益有限,高才浪費了時間卻未能創一番事業,獲批來港的高才,要在港長期工作,找到他們發展所長的空間,才有實際意義。

因此,政府審批高才通,宜留意申請人的專業,避免某一類人才過剩,感覺上高才通批准很容易,也幸好簽證為期只2年,2 年後必須找到工作才可以續簽,然而推行政策,自然也是希望申請人長期留港,發揮所長,而不是相當比例的人兩年後就離開。

高才通反應熱烈,基層勞工輸入計劃則反應一般,航空業輸入勞工計劃名額6300人 截至2月底只有880人到港工作,航空業工作地點鄰近內地,工人可在內地住宿,反應尚且如此,其他工作地點不就近內地的,相信更不理想,其中住宿是很大的問題,當局或僱主若不能安排住宿,相信要在交通及過關予特別安排,才可吸引外勞來港就業。

無論是高端人才還是基層員工輸入計劃,也要經常檢討,留意社會變化,特別是與人口有關,因這涉及未來社會資源分配等問題,小心處理才不會製造矛盾,讓各方都享受到政策的好處。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