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我在街站助選的觀察

博客文章

我在街站助選的觀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我在街站助選的觀察

2021年12月20日 14:36 最後更新:14:41

立法會選舉於昨晚終於落幕,在我執筆時還未有點票結果,相信不會有太多意外或爆冷的人選,前提是“愛國者治港”不能違背。

這次選舉的投票率達30%多點,過程秩序暢順、便利,較以往的文明程度高,是有質素的選舉。

更多相片

這次是完善選舉制度的第一次投票,我去了街站為參選人助選,一盡市民的責任,呼籲選民積極投票;二也希望以行動支援一些有心服務香港的參選人。

之前我寫過一篇評論,感受到這次選舉“少了叫囂,多了理性;少了空洞,多了實際;少了懈怠,多了勤奮”

在最後衝刺的幾天裏,我在不同的街站,撲面而來的這種選舉文化,開始蔚然成風,確是可喜。

在街站中,為參選人舉牌呐喊之餘,我有些點滴觀察,在此與大家商榷。

一是選舉策略不能代替選舉競爭。

在街站,看到各候選人都很認真策劃選舉工程,上樓派單張,下樓勤握手,向市民講解選舉政綱,爭取各方支持。

他們從早站到晚,從大街小巷走到高樓大廈,很有競選的氣氛,這讓我有點出乎意外,也的確讓人感動。

正當大家一身水一身汗時,忽然隔著一條街,聽到競爭對手在大喊“某某票夠了,請選民把票轉給我”;更有甚者,手機不斷收到無名無姓飛來的,什麼二十人、三十人核心名單。這些小動作,讓人覺得有競爭的選舉,忽然變了味道。

我理解,中央希望這是一場有競爭的立法會選舉,讓“五光十色”的人選站出來,是希望大家通過拼政綱,開展一場社會大辯論,將焦點轉移到香港未來的發展和民生方面。

大家在公平競爭同一起跑線上,別人在流汗時,他人卻公開叫選票轉介?還有不斷糾結什麼“核心”名單,說到底是參選人缺乏足夠的自信。

當然,沒有人有絕對的勝算把握,但也沒有人是為陪跑而來。有選舉工程就有選舉策略,如果連掩飾一下競爭的意思都不做,即使你當選了,是否還會真誠為市民服務,為香港發展打拼?

二是選舉輿論不應干擾選舉進程。 

這次選舉雖然敲鑼打鼓不多,但不少機構、團體以及媒體舉辦了大小論壇,讓參選人有機會與選民見面。

特別是地區直選論壇,邀請不同理念、不同背景、不同經歷的參選人站在講壇上,各自闡述政綱,質詢對方在大事大非問題上的取向。

論壇有聲有色,辯者火花四濺,觀者心中有數,也回擊了一些人說建制派“躺贏”的污蔑。

遺憾的是,當選舉進入到最後一周的衝刺時,竟然有建制派大佬公開講,建制派“全贏即輸”,讓許多人分不清這是何方“神聖”!

既然資格審查委員會確認所有參選人均符合資格,而大家已經按部就班地開展選舉工程,在這關鍵時刻公開講這樣的言論,目的要暗示什麼?勸誰退、勸誰進?這是賭馬嗎?

我想起前兩天香港馬場競跑時,忽然一馬失蹄,造成四人受傷,兩匹馬要人道毀滅的慘局。

同樣,這個違背選舉規則的忽然提醒,搞得不好也會讓一些政團或個人選情逆轉而告失敗。

作為建制大佬在不當的時間,發表不當的言論,誤導公眾的輿論不應發生。

三是選舉人才不會一次選舉造就。

這次選舉出現了許多新人,特別是功能界別和選委界別,論壇上一老一少對決辯論不在少數,大學剛畢業、剛就業也披掛上陣,有些過去從不沾政治的“素人”、生意人也站到了選舉行列。

政治是眾人之事。後浪拍前浪是規律,可喜中也有可憂。

從政是要經過歷練,要摸爬滾打才會成熟。

我在街站看到,資深的從政人,他們與市民打招呼自然從容,稱呼親切,市民有問,他們有答。

而一些初哥站街青澀生硬,對市民提出的身邊事懵然不知。從政必然要有一個學習、實踐的過程,從來沒有“政治天才”這回事。

但有一點值得關注,從政者一定要走入群眾,更多更深入地接地氣,只有讓他們下沉地區打滾,增長對社會的認識,而不是過快地把他們推上一線大舞臺,否則可能是欲速不達。

況且,立法會不是政治培訓班,是代表市民就香港重大政策、法案審議的機構,需要懂國情港情民情的議員,拋開各種私心雜念,有質素、有理據地為民監督行政機構施政。

如果過多更新年輕人,而忽視了議會的本質,這不是中央完善選舉制度的初衷。更有可能,由於太多人初出茅廬,議政能力低下而讓市民失望。

為此,建議有關政黨、政團考慮,今後議員的更新比率原則上不超過1/4,任期也不宜過短,新議員往往需時熟悉議事規則。

據我觀察,比較出色而質詢言之有物的議員,兩屆後才會有亮眼的表現。

希望新一屆立法會,可以真正擔當起“愛國者治港”重任,讓香港再起航。

作者:

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施政的“改變”與“改革”

2024年10月21日 15:35 最後更新:15:43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上周,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篇幅較長,既有推動這個城市面向國際的宏偉構想,也有對劏房設定8平方米的最低標準。

其中有不少新亮點,包括:打造香港成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設海運港口發展局推動高增值海運,設百億基金推動創科產業等。

大家最期望“改革”,都想從中尋找各自想像的“改革”藍圖。

我仔細閱讀了全文,的確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想法,但不少仍屬於“改變”的措施。

無論如何,“變”總比不變要進步。

“改革”一詞,對於內地人耳熟能詳;對於凡事講法的香港,的確需要仔細斟詳。

日前,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對“變”的說法,有更具體的表述,即“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換言之,要改革,先厘清有哪些需要改,要精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評估,改革會帶來哪些影響,以科學、穩步、有序地推進;要擔當,面對當前存在的阻力,主動地推動社會踏上改革之路。

改革是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香港面臨經濟轉型,創科必定扮演著重要角色。

施政報告在創科方向著墨不少,已宣佈以100億元設立“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以公幣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新興及未來產業。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指,相關政策屬“重大思路變化”。

或許這也是政府決心“改革”的一個標誌,目的是吸引更多社會資本與政府一同投資“具戰略意義的策略發展產業”,期望透過母基金未來5至10年內“彙聚過千億元資金”,投入香港創科產業。

香港的幾所大學在世界排名較前,科研力量雄厚,但長期擱置於金字塔中,未有釋放這股科研能量轉化為先進產業,面對香港未來5至10年的經濟轉型關鍵期,政府將“資金”用於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上,發揮“打通最後一公里”的關鍵作用十分重要。

當然,政府反復強調,這只是一隻母基金,創科過程不能單靠政府投入,未來會按不同產業板塊設若幹個子基金,並要吸引市場上的專業投資經紀人參與子基金運作,再透過他們運作及籌措資金,包括投資具體項目,將“杠杆效應”進一步放大。

設立“引導基金”,內地、新加坡、美國及瑞士等地已有先例。

據政府掌握,截至去年內地共有2086個政府引導基金,初期引導資金規模為12.19億元人民幣,政府樂觀預計可“撬動”數十倍市場資金。

若這一案例在香港複製成功,將可為創科注入新動力。

搞創科,資金固然重要,但人才是成功的關鍵。

施政報告稱,要讓頂尖人才來港,關鍵在香港要提供舞臺讓他們充分發揮。

相關局長表示,政府正建立生命健康研發院,各校正準備計畫書,其中重要指標為是否吸引到世界頂尖人才。

創科局亦將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設“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畫”,冀助大學在全球招收最好的人才。
這份決心,是令人鼓舞的。

資金、人才想通了,下一步就是創科平台。

特首李家超用了不少篇幅,就如何規劃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深圳河兩岸兩個科技園區的協同發展提出不少落實措施。

按照港深兩地政府的規劃,未來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占地87.7公頃,分兩期發展,將專注發展六大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慧與資料科學、新能源、新材料、微電子及機械人。

香港實施“一國兩制”,與深圳必然有差異,這種差異對於兩個園區內的公司及研究機構會構成何種約束及障礙,特區政府與內地正商討創新邊境管理方式。

據聞,或會採取“白名單制”,容許兩個科技園區的特定工作人員經登記後,即可透過人面識別或電子卡等方式,自由進出兩個科技園區。

除了人員流動,也將與內地加快採取措施拆牆鬆綁,促進物資、資金及資訊過河流通。如何儘快可以起動,仍需要兩地政府加把勁。

李家超和他的管治團隊對振興經濟、推動創科、改善民生的決心及努力,尤其是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在金融科技和航空樞紐展現的規劃等,市民是肯定的。

在治理層面,政府又成立若干跨部門工作小組,雖有點架床疊屋的官僚做法,可能因為改革之路不易行,需要集中力量處理複雜的社會問題,但效率如何?政府需要不斷檢討。

不可否認,施政報告除了立志要加快香港以創科帶動經濟轉型的決心,我們也看到政府著眼解決長期困擾市民的住房問題,兼顧了各方利益和需求,四平八穩。

下一步,需要的是政府精准佈局,確保提出的措施可行、可見成效、可惠及市民福祉。

這才是從“改變”到“改革”,再由“改革”轉化為社會進步的“改變”之目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